[发明专利]一种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052.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陈丽;朱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军 |
主分类号: | G06Q30/04 | 分类号: | G06Q30/04;G06Q30/00;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终端 财政 票据 数据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方法,涉及电子票据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票据生成和票据提取步骤;票据生成步骤:获取支付信息;生成电子票据、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关联并打包成第一票据数据包和第二票据数据包,将第一票据数据包加密;票据提取步骤:生成第一实时标识,生成第二实时标识,解析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判断第一实时标识和第二标识是否相同,并判断第二实时标识和第三标识是否相同;二者均相同,获取电子票据和第一标识;判断云端数据库和实时支付终端中电子票据是否相同;相同,输出电子票据;还提供了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系统。本发明具有整合处理难度低以及防止票据数据被泄漏和篡改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票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其中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会产生大量线上财政票据数据,也即电子票据,在支付终端中产生各种的财政票据数据繁多,整合处理复杂,查找困难,同时财政票据数据容易被泄漏和篡改,从而导致用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一种支付终端财政票据大数据管理方法,包括票据生成步骤和票据提取步骤;所述票据生成步骤包括:获取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括票据信息、支付终端信息和账户主体信息;根据所述票据信息同时生成电子票据和第一标识,根据支付终端信息生成第二标识,根据账户主体信息生成第三标识;将所述电子票据和所述第一标识关联并打包成第一票据数据包,并将所述电子票据和所述第一标识关联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将所述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一票据数据包关联并打包成第二票据数据包,并将第二票据数据包存储在支付终端,其中,将第二票据数据包中第一票据数据包加密;所述票据提取步骤包括:获取实时提取请求;根据实时提取请求获取实时支付终端信息和实时账户主体信息,并根据实时提取请求获取第二票据数据包;根据实时支付终端信息生成第一实时标识,根据实时账户主体信息生成第二实时标识,解析获得的第二票据数据包中的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判断第一实时标识和第二标识是否相同,并判断第二实时标识和第三标识是否相同;若二者均相同,在实时支付终端中解密第一票据数据包并获取电子票据和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搜索与其关联的电子票据;判断云端数据库中电子票据和实时支付终端中电子票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从实时支付终端输出电子票据。支付终端信息主要为各种移动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和智能手表等,账户主体信息可以是各种交易平台和用户交易账号等等。一定时间范围内,在支付终端中产生较多的支付信息,从而会产生多个电子票据和第一标识。
优选地,将第二票据数据包中第一票据数据包加密包括:根据账户主体信息获得加密等级;发出加密请求;云端按加密等级对支付终端中第一票据数据包进行加密。不同账户主体信息可以具备不同加密等级,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账户主体来进行预设加密等级,云端对不同加密等级具有不同加密密钥方式。
优选地,票据提取步骤还包括:判断第一实时标识和第二标识是否相同,并判断第二实时标识和第三标识是否相同;若二者均相同,发出解密请求;云端对实时支付终端中第一票据数据包解密并获取电子票据和第一标识,其中,云端将解密请求记录在云端数据库中。
优选地,票据提取步骤还包括:判断第一实时标识和第二标识是否相同,并判断第二实时标识和第三标识是否相同;若并不均相同,则生成第一提醒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将第一提醒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第一提醒信息中包含了第一实时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比信息,第二提醒信息中包含了第二实时标识和第三标识的对必信息。
优选地,票据提取步骤还包括:判断云端数据库中电子票据和实时支付终端中电子票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生成第二提醒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将第二提醒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第二提醒信息包含了云端数据库中电子票据和实时支付终端中电子票据的对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军,未经郭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