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插结构带温度监测的厚膜功率电阻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178.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8 | 分类号: | H01C1/08;H01C1/02;H01C1/14;G01K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温度 监测 功率 电阻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插结构带温度监测的厚膜功率电阻模块,涉及新型电阻模块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阻块主体和辅助速冷结构,电阻块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速冷结构。本发明通过对电阻的设计,电阻背面的金属基板可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对外进行热传导,提高产品负载功率,电阻内部集成温控器件,配合外电路可快速监测芯片温度,且通过辅助速冷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将导出的热力进行更快的处理,形成高效的热力导出并避免了电阻长期受热产生损坏,且通过自动化阻值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自动化的高效外部电阻串联,从而在特殊情况下快速提高自身阻值,达到使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电阻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插结构带温度监测的厚膜功率电阻模块。
背景技术
电阻器是一种使用电阻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结构形式,且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流通功能的被动无源元件。电阻器的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负载功率过高会造成电阻器的损坏,严重的造成系统故障,甚至引起火灾。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复杂的电路设计使得系统的功能性故障几率增加,通常需要在功率器件外部安装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由于热传导存在延时性,不能及时和真实的掌握器件的运行状态,且缺乏对应的电阻散热设计,导致电阻在辅助导热过程中自身容易被热力损坏,且不便于瞬间提高自身阻值,来达到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插结构带温度监测的厚膜功率电阻模块,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缺乏对应的电阻散热设计,导致电阻在辅助导热过程中自身容易被热力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插结构带温度监测的厚膜功率电阻模块,包括电阻块主体和辅助速冷结构,所述电阻块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速冷结构,所述辅助速冷结构用于对电阻块主体导出热力的进一步快速排热,从而完成对电阻块主体的保护;
还包括自动化阻值调节结构,所述自动化阻值调节结构用于完成对模块的电阻的便捷自动化瞬间连接提升。
优选的,所述电阻块主体包括绝缘外壳、电阻体、第一延伸引脚、金属基板和第二延伸引脚,所述金属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阻体,所述电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延伸引脚,所述电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延伸引脚,所述金属基板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外壳。
优选的,所述电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基板,所述绝缘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温控器件,所述绝缘基板表面通过印制和高温烧结形成电极膜层、厚膜电阻膜层,以及玻璃介质层构成电阻芯片。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焊盘,所述电阻芯片的一端通过金属锡焊与温控器件的金属焊盘连接,所述绝缘外壳的一端与辅助速冷结构贴合。
优选的,所述辅助速冷结构包括引导过风通孔、配装外套架、风力扇、风冷接触块、半导体制冷板、过风冷却块和接触导温块,所述配装外套架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引导过风通孔,所述配装外套架的内侧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风力扇和风冷接触块,所述风冷接触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所述风冷接触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风冷却块,所述过风冷却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导温块。
优选的,所述风冷接触块的材质与过风冷却块的材质均为铜,所述过风冷却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冷却槽。
优选的,所述自动化阻值调节结构包括配装搭载块、装配连接通槽、支撑基座、内装搭载壳、配装基架和辅助定位架,所述配装搭载块的内部开设有装配连接通槽,所述配装搭载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一端焊接有内装搭载壳,所述配装基架的一端也与配装搭载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装搭载壳的内侧焊接有辅助定位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