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914.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星会;华林;胡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构件 空间 包络 成形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直角坐标系;S2、包络模包络中心O1在z轴上,包络模包络中心O1和坐标原点O之间距离为H;S3、包络模锥点偏置;S4、包络模主体部分设计;S5、包络模前端部分设计;S6、工艺参数优化;S7、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发生壁厚减小、直径变大的塑性变形,包络模主体部分和坯料的接触区在中心轴一侧,包络模前端部分和坯料的接触区在中心轴另一侧,从而实现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本发明可以实现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精确控制,进而提高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精度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构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构件是高端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飞机、航天器、船舶等。薄壁构件服役条件恶劣,装配要求高,这对薄壁构件的力学性能和精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薄壁构件主要的制造方法是机械加工方法,该方法能制造高精度薄壁构件,但是薄壁构件流线被破坏,薄壁构件性能难以保证。
空间包络成形方法是一种连续局部塑性成形新方法,具有成形载荷小,成形柔性大,成形效率高等优点。通过空间包络成形方法制造薄壁构件,薄壁构件流线保持完好,力学性能优良。但是薄壁构件厚度小,在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极易产生翘曲变形缺陷,导致薄壁构件成形精度和良品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方法,可以控制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的翘曲变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薄壁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翘曲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直角坐标系的xOy平面和构件底板上表面重合,构件中心轴为直角坐标系的z轴,xOy平面与z轴的交点是坐标原点O;
S2、包络模包络中心O1在z轴上,包络模包络中心O1和坐标原点O之间距离为H;
S3、包络模锥点偏置;包络模轴截面和直角坐标系的xOz平面重合,包络模包络中心调整后,包络模锥点偏置,包络模主体部分位于x正半轴一侧,包络模前端部分位于x负半轴一侧,包络模锥点O2位于x负半轴,包络模锥点O2和坐标原点O之间距离为e;
S4、包络模主体部分设计;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包络模和构件在包络模轴截面上线接触,并且完全匹配,构件上表面任意一点A的坐标(x,y,z)对应包络模主体部分表面点A1,点A1坐标(x1,y1,z1)计算公式如方程(1)所示:
式中,θ是构件上表面点A和x轴夹角,γ是包络模轴线和z轴夹角,α是构件上表面点A和z轴夹角;
S5、包络模前端部分设计;包络模前端部分是包络模主体部分的延伸,包络模前端部分的形状是圆锥形,其表面上任意一点A2的坐标(x2,y2,z2)如方程(2)所示:
式中,β是任意角度,β∈[0,2π];
S6、工艺参数优化:下模进给速度v和包络模转动速度n的比值Δh满足方程(3),确保在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包络模和构件充分接触,并且成形载荷在合理范围内;
0.5≤Δh≤1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