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999.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志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治理 沉淀 污泥 综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装置,该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支撑脚、静置箱、匚型架、入料口、除杂机构和输送机构,本发明可解决在进行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过程中,难以对混合在污泥中不同体积的固废垃圾进行有效的筛分剔除及二次回收破碎处理,也难以对筛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输送导向,避免强流动性的污泥飞溅分散到设备的表面及外侧,避免污泥后期干涸固结从而对设备造成污染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综合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一种天然含水量大于流性界限,孔隙比大于1.5的软土,是海湾、湖沼或河湾中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近代沉积物,其富含有机物,常呈灰黑色,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强,地基中如有淤泥则易引起建筑物沉陷,污泥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降雨形成的淤泥、自然降尘以及人工垃圾废物堆积等,在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活污水多是通过暗渠通入深海,而内陆城市的污水就只能通过地下管网,运送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江河中,随着污水排量的增加,污水中含有的垃圾等悬浮物会沉入河床,渐渐的变成了河道淤泥,淤泥的堆积会导致河床的抬升及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河道中鱼类的生长及船只航行的安全。
为维持河道内水质的清洁及航运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对河道进行污泥治理清淤作业,然而,传统的河道污泥综合化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1)河道污泥中往往夹杂着大量的生活废弃杂物,且固废垃圾的体积不尽相同,这些杂物的混合往往会导致污泥的絮结成团,在后期的烘干过程中易导致污泥各层面的固结速度不一致,需进行连续的多次烘干作业,传统的污泥综合化处理设备难以对这些混合的杂物进行有效的剔除,须通过人工进行手动清理筛分作业,这增加了污泥综合化治理作业的作业强度;
2)传统的污泥综合化处理设备难以对混合在污泥中的杂物进行二次的回收破碎处理,也难以对筛分过滤后的污泥进行输送导向,避免强流动性的污泥飞溅分散到设备的表面及外侧,避免污泥干涸从而对设备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装置,该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支撑脚、静置箱、匚型架、入料口、除杂机构和输送机构,采用上述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装置对河道治理沉淀污泥综合化处理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打捞除杂:首先通过现有打捞设备将河道污泥进行打捞,并将打捞上来的污泥沿着入料口装填到除杂机构内,通过除杂机构对污泥中含有的垃圾废弃物进行筛分除杂;
S2、落料输送:通过输送机构将步骤S1中除杂完成后的污泥输送到静置箱内,同时将分离出来的垃圾废弃物进行破碎回收处理;
S3、静置沥水:当污泥装填到静置箱中之后,设定合适的静置时间使污泥与水分进行静置分层,静置完成后,通过现有水泵将水分抽出;
S4、干燥粉碎:通过人工将沥水完成后的污泥进行取出,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干燥粉碎作业;
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四周拐角处均匀安装有支撑脚,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开口向下的匚型架,匚型架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位于入料口下方的匚型架内安装有除杂机构,位于除杂机构下方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静置箱,静置箱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输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志,未经韦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