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启电梯层门用的二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262.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斌;陈景新;霍俊超;江廷新;丁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8 | 分类号: | B66B13/08;B66B13/20;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启 电梯 层门用 二次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开启电梯层门用的二次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层门导轨架组件上的止动装置、安装在门机上坎上的打板装置;止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机构、安装在转动连接机构上的转动板、安装在转动板上的止动杆、连接在转动板的牵拉件、止动块;轿厢不在本层位置时,拉动牵拉件使转动板转动,可使止动杆避开止动块,继续打开层门;轿厢处于本层位置时,开门时,转动板碰到打板装置发生转动,可使止动杆避开止动块,继续打开层门。优点有:实现二次开门过程,达到机械强制锁定、再次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二次解锁,方可进入的安全效果;结构简单,充分利用了井道空间,成本较低,通用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层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层门开启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作为电梯门系统的重要部件,用于分割井道与楼道。在电梯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有安装常规检查和维保调试等操作,维保安装人员常常需要手动打开电梯层门后进入轿顶对层门或者井道件进行维保作业,由于现有的电梯门系统没有二次保护装置,电梯安装维保人员在开启电梯层门时,有可能会由于疏忽而没有确认轿厢的位置,在轿厢不处于本层位置时发生误判而跨入,从而发生踏空跌落井道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电梯层门用的二次保护装置,以解决轿厢不处于本层位置时,维保安装人员误判而跨入而发生踏空跌落井道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启电梯层门用的二次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层门导轨架组件上的止动装置、安装在门机上坎上的打板装置;
所述止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机构、安装在转动连接机构上的转动板、安装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止动杆、连接在所述转动板的牵拉件、止动块;
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止动杆的开门行程轨迹上,轿厢不在本层位置时,拉动牵拉件使转动板转动,可使止动杆避开止动块,继续打开层门;
轿厢处于本层位置时,所述打板装置位于所述转动板的开门行程轨迹上,开门时,转动板碰到打板装置发生转动,可使止动杆避开止动块,继续打开层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层门导轨架组件上的支架、钥匙体、钥匙体安装螺母、转动杆、C型卡扣、卡扣扭簧、垫圈、转动杆安装螺母、导向钩;
所述钥匙体通过连接所述钥匙体安装螺母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转动杆下部连接端安装在钥匙体中,所述C型卡扣安装在转动杆中部上且位于钥匙体上方,卡扣扭簧套在转动杆外侧且位于C型卡扣上方,卡扣扭簧上端连接在转动板上,其下端连接在支架上;转动杆上部连接端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所述垫圈、转动板、转动杆安装螺母,实现把转动板连接在转动杆上;
所述导向钩连接在支架上,位于转动板开门方向的一侧,所述牵拉件一端连接在转动板上,其自由端穿过所述导向钩。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钥匙体安装孔、与导向钩匹配的导向钩安装孔,导向钩安装孔位于安装板开门方向的一侧,安装板靠近层门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卡扣扭簧下端匹配的固定孔;
所述卡扣扭簧的上端设有固定钩,固定钩钩住转动板靠近层门的一侧;所述支架下端设有连接在层门导轨架组件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体外侧设有限位块和钥匙体螺纹,钥匙体螺纹位于限位块上方,限位块外径大于所述钥匙体安装孔孔径,钥匙体设有钥匙体螺纹的部位穿过钥匙体安装孔后连接所述钥匙体安装螺母,钥匙体固定安装在钥匙体安装孔中;
所述钥匙体中设有转动杆连接孔,转动杆下部连接端与转动杆连接孔匹配,转动杆下部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杆连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下端设有与钥匙体转动孔内台阶匹配的凸台;
所述转动杆中部设有与C型卡扣匹配的安装槽,C型卡扣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