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监控和BIM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混合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1389.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昕;叶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K17/00;G06T17/00;G08B13/196;G08G1/065;G06Q5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监控 bim 既有 建筑 改造 工程 混合 模拟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监控和BIM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混合模拟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BIM模型处理单元和联动采集控制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分别与BIM模型处理单元和联动采集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联动采集控制单元用于获取三维监控信息,所述的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联动采集控制单元的三维监控信息并发送至BIM模型处理单元,所述的联动采集控制单元包括RFID组件、报警组件、电源组件、视频获取组件、处理组件、通信组件和流量获取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监管难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监控和BIM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混合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BIM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通过BIM可以直观、详细地了解建筑内安装的设备的位置和参数信息。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的发展,地铁轨道交通大力兴建,建设历程逐日增加,随着地铁的建设和发展每一个地铁站都成为城市一个区域的核心交通枢纽。为了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并对现有的地铁站在不停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对施工和管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地铁站内的人、物流动性较大,所以对应的监控数据较多,在进行不停运改造时,监控人员无法根据大量的监控数据快速准确地确定对改造过程制定管控策略,这样不利于改造管控工作的进行。
综上可知,现有的监控系统存在监管困难,缺少对不停运下的建筑改造工程的集成式监控模拟框架,导致不停运下的工程施工无法精准开展、效率低,无法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合理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监管难度的基于三维监控和BIM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混合模拟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三维监控和BIM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混合模拟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BIM模型处理单元和联动采集控制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分别与BIM模型处理单元和联动采集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联动采集控制单元用于获取三维监控信息,所述的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联动采集控制单元的三维监控信息并发送至BIM模型处理单元,所述的联动采集控制单元包括RFID组件、报警组件、电源组件、视频获取组件、处理组件、通信组件和流量获取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RFID组件包括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所述的RFID标签设置于改造工程的施工现场,用于记录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数据,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扫描读取RFID标签内的数据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视频获取组件包括工业相机和一体化球机,所述的工业相机和一体化球机分别与处理组件连接,所述的工业相机用于获取既有建筑改造时的交通流影像,所述的一体化球机用于获取既有建筑改造时的人流和环境影像。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一体化球机通过5m高的立杆上安装于地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业相机采用UC1400-C型千万级分辨率工业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处理组件包括视频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CVR视频网络存储器、核心交换机和监控显示系统,所述的监控显示系统设置于监控室内,包括控制组件和显示器,所述的视频录像机分别与工业相机和一体化球机连接,所述的核心交换机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获取组件包括人流统计器和车流统计器,所述的人流统计器和车流统计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分别用于获取既有建筑改造施工过程中的人流量和车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