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507.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剑;陈明;吴星成;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4701;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高压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汽车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加氢装置包含加氢口;储氢装置包含电磁阀和至少两个储氢支路;每个储氢支路包含第一主路和第二旁路;第一主路并联在电磁阀与加氢装置之间;供给装置包含减压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减压阀与电磁阀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连通至去电堆;第二旁路并联在电磁阀和减压阀之间;安全装置包含卸荷阀;当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超出设定值时,卸荷阀开启。本申请的高压供氢系统,当电磁阀故障时不影响整个供氢系统的运行,且加氢过程的进气和出气为不同支路,不会出现氢气倒流的问题;且本申请的高压供氢系统将传统的多个电磁阀集成为一个总电磁阀,简化控制部件,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量有害气体不断排放,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焦点。而在空气污染中,车辆尾气排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车辆有害气体排放的问题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使用新能源作为燃料的新能源车辆应运而生,且发展迅猛。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最终方向,其在能源来源和废弃物产生上均可以做到完全的无污染,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理想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燃料电池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产物,将引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方向。氢能汽车中涉及的储氢系统不仅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氢气来源,还要保障整车的氢安全;因此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成本等问题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及成本。
相关技术中,氢能汽车的供氢系统,包括储氢装置、降压装置、加氢装置和泄放装置。储氢装置通过供气管路供气,降压装置设置在供气管路上,用于降低供气管路的供气压力;泄放装置包括高温泄放组件和高压泄放组件,高温泄放组件与储氢装置连通,高压泄放组件与供气管路相连通;加氢装置通过加氢管路与储氢装置相连通,用于向储氢装置补充氢气。该高压供氢系统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储氢装置区域的温度,当高温过高时,高温泄放组件泄放储氢装置内的氢气,如果经过降压之后,压力仍大于预设值,高压泄放组件泄放供气管路氢气。
但是,该供氢系统的储氢装置通向降压装置的每条管路均设置电磁阀,整个供氢系统并未考虑到电磁阀因故障而无法开启从而导致无法供氢的问题;且加氢过程内进气与出气为同一支路,并未考虑到加氢期间出现氢气倒流的问题,加氢的可靠性及部件寿命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当电磁阀故障时不影响整个供氢系统的运行,且在加氢的过程中,能避免氢气的回流。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包括:
加氢装置,其包含用于接收外部氢气的加氢口;
储氢装置,其包含电磁阀和至少两个储氢支路;每个所述储氢支路包含高压储氢瓶和常开的第一截止阀形成的第一主路、以及高压储氢瓶和常闭的第一泄压阀形成的第二旁路;所述第一主路并联在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加氢装置之间;
供给装置,其包含串联设置的减压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通至去电堆;所述第二旁路并联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减压阀之间;
安全装置,其包含卸荷阀,所述卸荷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去电堆之间,另一端连接至排气口;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超出设定值时,所述卸荷阀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路还包含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设置于所述高压储氢瓶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路还包含串联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溢流阀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作用于高压储氢瓶只流出不流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