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位移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874.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胡运兵;肖勇;杨金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6;G06T17/20;G06T7/7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005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位移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微小位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内容S1,通过待测区域内多个处于拉伸且具有弹力状态的张力感应模块感应位移量,由固定位置的拍摄模块实时拍摄待测区域内全部张力感应模块的区域图像,由张力感应模块中若干感应球之间的弹性绳感应两端处的检测柱间的位移量,将张力感应模块中的感应球和弹性绳设置成能够被拍摄到的标识色,张力感应模块包括两根检测柱,检测柱之间设有若干弹性绳和若干感应球,形成了依次为一段弹性绳、一个感应球、一段弹性绳、一个感应球、一段弹性绳、一个感应球的结构;
内容S2,通过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区域图像添加时间标识后发送至识别模块,由识别模块通过识别感应球的位置作为标识点,由识别模块识别每个区域图像中张力感应模块内多个标识点间的标识间距并添加距离标识;
内容S3,由处理模块获取添加了距离标识的区域图像,并根据时间标识顺序判断同一个张力感应模块间的距离标识是否产生位移,当产生位移时,由处理模块将位移量通过网络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模块,由处理模块识别区域图像中张力感应模块的分布方位信息,并在产生位移时根据分布方位信息判断位移方位,由处理模块将位移方位通过网络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模块,由处理模块将产生位移的多个独立张力感应模块间的标识点绘制成移位网格,并通过网络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模块,由处理模块根据移位网格中张力感应模块间的标识点是否交叉对移位网格进行修正,修正时,由处理模块将移位网格中未产生交叉标识点的张力感应模块移出移位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位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容S4,由处理模块接收多个感应球碰触时的感应信号,并判断感应信号对应感应球是否位于同一张力感应模块中,当感应信号对应的感应球位于同一张力感应模块中时,由处理模块判断该张力感应模块失效,当感应信号对应的感应球位于多个张力感应模块中时,由处理模块向识别模块发送停止信号暂停识别标识间距,并通过网络模块向后台服务模块发送区域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位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容S5,通过定时向拍摄模块安装座上的条状囊吹入空气,让条状囊朝着待测区域膨胀出并接触待测区域内的张力感应模块,再抽出条状囊中的空气,抽空空气后,控制安装座内的卷扬机构对条状囊进行卷绕,让条状囊上的摩擦块接触感应球,当卷绕完条状囊后,控制卷扬机构退出卷绕条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8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