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879.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肖勇;杨金虎;王圣龙;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1D21/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005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全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边坡的图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位于边坡处的前端监测子系统,所述前端监测子系统包括环境探测模块,所述环境探测模块检测实时的环境信息;方法包括过移动方式、转动方式或固定方式采集边坡的监测图像,采集边坡处实时的环境信息;实时判断环境信息的天气类型,将天气类型与预设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控制预设数量的采集方式改变边坡安全监测方式;实时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恢复至初始状态,当环境信息恢复至初始状态后,控制图像监测方式恢复至初始方式。本发明让图像监控模块对应的监测方式能够适应环境,提高边坡安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的图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是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边坡在矿区、地质灾害区、隧道和桥梁道路等位置非常常见,而边坡的安全监测关系着矿区、地质灾害区、隧道和桥梁道路等位置的安全,所以边坡的安全监测非常重要。
目前,边坡的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无人机监测的移动摄像、预设视频监测设备的固定摄像和移动云台的云台摄像。在使用无人机监测时,需要让无人机沿着边坡区域进行飞行拍摄监测,当环境产生变化时,如大风雨雪天气时,无人机的飞行监测会受到影响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在使用预设视频监测设备时,通过将预设完成视频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定期或实时监测边坡,因边坡通常处于野外环境中,当周围植被长高后,容易遮挡住视频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引起监测结果异常。在使用云台摄像时,因云台使用过程中也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下,云台的转动机构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低,在损坏后容易让监测结果异常。所以,继续一种能够根据环境来改变监测方式的安全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以根据环境改变监测方式。
本方案中的用于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位于边坡处的前端监测子系统,所述前端监测子系统包括环境探测模块,所述环境探测模块检测实时的环境信息;
所述前端监测子系统还包括多个不同图像监测方式的图像监控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并判断对应的天气类型,所述控制模块将天气类型与预设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匹配结果控制预设数量的图像监控模块改变边坡安全监测方式得到监测图像;所述控制模块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在环境信息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控制图像监控模块复位。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进行边坡的安全监测时,通过环境探测模块检测实时的环境信息,例如风力8级、小雨、暴雨和阳光的强度作为环境信息,然后由前端监测子系统中的控制模块获取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与预设类型进行匹配,预设类型可以是限制某种监测方式的图像监控模块使用的环境类型,在根据匹配结果控制一定数量的图像监控模块更改边坡的安全监测方式,让图像监控模块对应的监测方式能够适应环境,提高边坡安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恢复后控制图像监控模块复位,提高各个图像监控模块与边坡监测环境的适应性。
进一步,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移动类型、潮湿类型和光照类型,所述控制模块在天气类型为移动类型时控制固定式和转动式的图像监控模块进行边坡监控,所述控制模块在天气类型为潮湿类型时控制固定式的图像监控模块进行边坡监控,所述控制模块在天气类型为光照类型时控制移动式的图像监控模块进行边坡监控。
有益效果是:根据具体的环境类型控制不同的方式的图像监控模块进行边坡监控,如阳光强度较大时进行无人机拍摄监测的亮度更高且清晰,提高图像监控模块与环境的示适应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在环境信息为光照类型时判断光照方位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光照方位信息向移动式的图像监控模块发送边坡监测的移动轨迹。
有益效果是:根据光照方位信息让移动式的图像监控模块按照发送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减少环境对移动式的图像监控模块监控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