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270.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孙健;李丽;李昌宝;何雪梅;周主贵;李杰民;刘国明;李志春;辛明;易萍;唐雅园;郑凤锦;盛金凤;叶冬青;王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B7/02;B02C21/00;B01F35/90;B01F35/92;B01F31/00;B01F101/06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余小宁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微百香果粉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包括导料槽、限制筒、限制槽、阻挡件、支撑杆、吸取件、升降驱动机、储料罐、负压机、破碎部、烘干部与超微粉碎部;所述导料槽与限制筒的一端对接,且在该对接处安装有一阻挡件,而限制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另一阻挡件;限制筒的顶部开设有限制槽;支撑杆与升降驱动机传动连接,且,支撑杆安装有多根吸取件,多根吸取件与所述限制槽相对应;多根吸取件与储料罐连接,储料罐与负压机;破碎部与储料罐连接;烘干部与所述破碎部连接;超微粉碎部与所述烘干部并行设置。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吸取百香果内的果汁及果瓤,避免压榨百香果制成汁,制备得口感良好的超微百香果粉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a Sims)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草质藤本植物。果实内有黄色果汁和黑色种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5~16%,总酸量3.8~4.0%,享有“饮料味精”和“果汁之王”的美誉。
百香果具有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有石榴、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多种水果的香味,风味浓郁,芳香怡人,可鲜食和加工,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口含片,主要以加工成果汁食用为主。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钙和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
百香果粉是将百香果进行深加工所得的一种产品。然而,现有加工装置中,是将百香果直接压榨,使得百香果的果壳所含有的苦涩物质进入汁液中,影响了百香果粉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包括导料槽、限制筒、限制槽、阻挡件、支撑杆、吸取件、升降驱动机、储料罐、负压机、破碎部、烘干部与超微粉碎部;所述导料槽与限制筒的一端对接,且在该对接处安装有一阻挡件,而所述限制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另一阻挡件;所述限制筒的顶部开设有限制槽;所述支撑杆与升降驱动机传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安装有多根吸取件,所述多根吸取件与所述限制槽相对应;所述多根吸取件与储料罐连接,所述储料罐与负压机;所述破碎部与储料罐连接;所述烘干部与所述破碎部连接;所述超微粉碎部与所述烘干部并行设置。
工作原理:
吸取果汁及果瓤:将百香果放入导料槽,导料槽将百香果导送至限制筒内,再通过阻挡件将限制筒的两端进行封闭,升降驱动机驱动支撑杆向下移动,支撑杆带动其上的多根吸取件向下移动,并且多根吸取件穿过限制槽刺入位于限制筒内的百香果;负压机对储料罐抽取负压,储料罐产生负压,进而吸取件的端部产生负压,并吸取百香果内的果汁及果瓤,吸取件吸出的果汁及果瓤进入储料罐进行存储;
破碎搅拌:储料罐内的果汁及果瓤卸入破碎部,破碎部将果汁及果瓤进行破碎搅拌;破碎搅拌后,则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输送至烘干部进行烘干,取得百香果烘干物料;
超微粉碎:将百香果烘干物料送入超微粉碎部,经超微粉碎部进行超微粉碎,即得到超微百香果粉。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安装于支撑杆,并对应于所述限制槽;所述阻挡件、视觉传感器、升降驱动机、负压机、破碎部、烘干部及超微粉碎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方案使用的控制器及其与之相连的各装置的动作控制属于成熟的单片机技术,可以轻易的从市场上购买得到,经简单调试后即可使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一种超微百香果粉制备装置还包括卸料阀;所述储料罐与所述破碎部通过卸料阀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取件的底部呈倒圆锥结构,且在该倒圆锥结构的尖端处开始有吸取嘴;该吸取嘴呈椭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间接缝止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田洗井污水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