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408.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韦乐侠;陈剑;陈晓峰;严格;徐明欣;谢海鸿;黄仁果;覃建弄;陆兆轰;胡分平;肖翔;谭方云;梁霖江;李佳;陀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车身 车架 疲劳 台架 试验 方案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车架(01)施加预设作用力Fq,并运用惯性释放法进行仿真分析求解,获得所述车架(01)的受力状况,获得最大应力值F0和最大应力值F0位置,预设作用力Fq由Fq=1.25Flx计算得到,制动作用力Flx计算为:
其中,M为汽车整备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Gx为向前制动工况系数;b为整车质心到后轴的距离;H为整车质心高度;L为轴距;
步骤S2,对所述车架(01)进行约束,向所述车架(01)施加所述预设作用力Fq,并进行仿真分析求解,获得所述车架(01)的受力状况,获得最大应力值F1和最大应力值F1位置;
步骤S3,对比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获得的所述车架(01)的受力状况,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确定所述步骤S2的模拟方案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若否,执行下述步骤S4,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单元和第二条件单元,第一条件单元为步骤S1获得的最大应力值F0和步骤S2获得的最大应力值F1位置一致,第二预设单元为F1满足0.8F0≤F1≤1.2F0;
步骤S4,回到所述步骤S2,并调整所述车架(01)的约束和/或所述预设作用力Fq的加载方式,进行仿真分析求解,获得所述车架(01)的受力状况,再执行所述步骤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调整所述车架(01)的约束方式和/或所述预设作用力Fq的加载方式,并进行仿真分析求解,重复预设次数,获得所述车架(01)的最大应力值F2、F3…Fn和对应最大应力值位置;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三条件单元,若同时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单元和所述第二条件单元,则判断是否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单元,若是,则确定对应模拟方案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
所述第三条件单元为: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单元和所述第二条件单元的模拟方案中,最大应力值为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车架(01)的第一车身安装座(11)、第二车身安装座(12)、第三车身安装座(13)进行xyz全约束,对第四安装座(14)进行z约束,并按照预设频率对安装于所述车架(01)的、用于与任一前轮连接的下控制臂外安装点施加所述预设作用力Fq,循环预设次数,检验所述车架(01)是否发生裂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作用力Fq与所述车架(01)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预设作用力Fq与所述车架(0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为1~3Hz。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疲劳台架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次数不低于30万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4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