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892.1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刘洪林;王朝晖;臧思虎;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美智年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6 | 代理人: | 汪永生;吴晓东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邓庄南路南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信息系统 管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操作标识;其中,设备操作标识包括:参数添加,和/或参数修改,和/或参数删除;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和设备操作标识通过设备信息系统逻辑框架确定映射规则;基于所述映射规则对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物理模型进行调整以响应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根据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更新设备信息系统。本发明涉及的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使得设备信息系统能够适应数据的不断变化、减少系统的修改,还能够使得设备信息系统更具备扩展性、减少重复建设、方便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系统设备信息的管理作为航天地面系统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面临着设备种类、设备组成及相关参数比较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面临设备的参数的调整和更迭,上述问题最终转化为设备的信息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更新设备信息管理软件完成设备管理更新。例如,在产生参数调整需求时,一般涉及设备参数添加、修改和删除,当需求落实到软件变更时,往往会涉及软件界面调整、软件参数配置调整以及在有必要时相关配置文件调整。
伴随着应用系统的规模的不断增加,和复杂度不断增强,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流程与日俱增,并不断迭代更新,给系统的开发、重构、集成、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目前设备系统多是在采集整理完现有设备状态,具体参数后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软件开发和设备定型基本上是串行设计,时间上难以同步,在后续设备进行调整和更新换代时,任何变化都会生成软件系统的变更需求,和软件系统的迭代开发。尤其是在多源数据处理时,传统的面向过程的开发已经难以满足数据不断更新所带来的软件修改和架构调整。每一次参数调整时,均会对软件进行调整,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软件的编写更新测试,而且,软件生成周期也很长。如何能快速的对设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符合发展需要的。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使得设备信息系统能够适应数据的不断变化、减少系统的修改,还能够使得设备信息系统更具备扩展性、减少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方便进行设备管理。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所述设备信息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操作标识;其中,设备操作标识包括:参数添加,和/或参数修改,和/或参数删除;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和设备操作标识通过设备信息系统逻辑框架确定映射规则;基于所述映射规则对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物理模型进行调整以响应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根据所述设备参数调整需求更新设备信息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设备信息系统中多个设备的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设备信息系统逻辑框架。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设备信息系统中多个设备的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设备信息系统逻辑框架,包括:根据设备信息系统中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生成系统概念模型;将所述系统概念模型存储为物理模型;对所述系统概念模型进行逻辑的划分以生成逻辑模型;根据设备信息系统中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将所述物理模型和所述逻辑模型进行映射,生成所述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设备信息系统中多个设备的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设备信息系统逻辑框架,还包括:在生成所述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系统概念模型、所述物理模型和所述逻辑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