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单原子医用防护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137.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王晶;黄红锋;吴宇波;邹俊;童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科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单原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30;A41D31/14;A41D31/02;A41D31/04;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全万志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自由***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抗病毒 功能 原子 医用 防护 口罩 | ||
1.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单原子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两侧连接有耳带(11);口罩本体(1)两侧连接有与耳带(11)相连接的硅胶贴条(12);口罩本体(1)内设置有变形条(13),口罩本体(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2)、抗菌抗病毒纤维布层(3)、熔喷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
所述纤维布选用PAN基碳纤维布,其纤维细度为10~20μm,强度为10~20cN/dtex,其面密度为10~20g/m2;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5)均选用纤维细度为5~10μm,强度为25~30cN/dtex,其面密度为10~20g/m2的无纺布;熔喷布层(4)选用纤维细度为0.5~5μm,强度为35~62cN/dtex,其面密度为25~50g/m2的熔喷布;
所述抗菌抗病毒纤维布层(3)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质量分数5~20%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质量分数5~8%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粘结剂和质量分数70~90%水混合均匀,配制稳定的单原子混合液;
步骤二,将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通过混合液的喷涂或浸泡方式均匀粘附于纤维布上;
步骤三,冷风烘干,得抗菌抗病毒纤维布;
所述步骤一中的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是由载体和过渡金属组成;所述载体为食品级分子筛;所述过渡金属选自第一过渡至第二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过渡金属以单原子的形式镶嵌在载体上;所述过渡金属选自Fe、Cu、Mn、Ag和Zn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中含有的过渡金属和载体质量比为1:20~1:200;食品级分子筛为200~300目;
所述步骤一中的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载体前驱体,以食品级分子筛为原料,加入PH=8的碳酸钠溶液,分子筛与碱性溶液的质量比为50:1,搅拌混合均匀,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焙烧膨化,焙烧温度为500℃,釜内压力为0.8~1.0Mpa,焙烧时间为10min,取出冷却后,研磨30-60min,得载体前驱体;
步骤二,制备金属单原子前驱体,将10~30mL的5%氨水溶液以80-120μL/秒的速度滴加入浓度为50~200g/L的乙酰丙酮盐溶液中搅拌2~5h,随后在20~40min内升温至60℃继续搅拌2~4h得混合溶液;
步骤三,制备单原子催化剂前驱体,将步骤一中制得的载体前驱体加入步骤二中,过渡金属和载体质量比为1:20~1:200,制得混合液进行30-60min的超声处理,再搅拌12小时,过滤,烘干,产物研磨,制得粉末;
步骤四,原位生成单原子催化剂:将步骤三中所得的粉末在5%氢氩混合气气氛中400~600℃温度加热2-3h,冷却后研磨至3μm粒径,制得所需的单原子抗菌抗病毒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科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单原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联科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单原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1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