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973.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杰;吴航;卢恺;吕培林;刘书;殷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11/08;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批 离散 管排无 间断 形成 整体 框架 施工 方法 | ||
1.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其特征在于,用于单跨单层箱式断面结构,在所述断面结构的截面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布置钢绞线用于承载所述断面结构的正弯矩和负弯矩,且所述钢绞线均呈环形;
其中,位于所述截面外侧的所述钢绞线为外侧钢绞线(3),位于所述截面内侧的所述钢绞线为内侧钢绞线(4);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所述内侧钢绞线(4)均设置于管节内;
所述管节包括标准管节(1)、转角管节(2)和张拉工作管节(7);
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所述内侧钢绞线(4)在呈箱形的所述截面的顶板、底板和侧墙转角处均采用滑轮组完成受力方向切换,形成封闭环形;
所述滑轮组包括外侧滑轮(5)和内侧滑轮(6);
在张拉时,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张拉,将设置在所述截面的外侧和内侧的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所述内侧钢绞线(4)在同一个所述张拉工作管节(7)内完成张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所述内侧钢绞线(4)的一端均通过固定锚固端(8)固定在所述张拉工作管节(7)相邻的所述标准管节(1)上,另一端作为张拉工作端(9)穿过所有所述管节后到达张拉工作管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工作管节(7)设置于所述截面的底板距离跨中1/4至3/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标准管节(1)和每一所述转角管节(2)的管壁均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所述内侧钢绞线(4)的外侧钢绞线预留孔(11)和内侧钢绞线预留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利用顶管机完成所有管节的顶进,并设置一处所述张拉工作管节(7);
步骤2、在所有所述管节内完成所述钢绞线的穿插施工;
在每个所述断面结构均设有一根所述外侧钢绞线(3)和一根所述内侧钢绞线(4);
步骤3、在所述张拉工作管节(7)内完成预应力筋张拉作业;
步骤4、在所有所述管节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5、待所有所述管节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内部土体,施做内衬、防水及建筑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批顶进离散管排无间断张拉形成整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根据所述截面的弯矩包络图及所述预应力筋纵向间距计算确定,其中,所述外侧钢绞线(3)的预加力根据负弯矩最大值确定,所述内侧钢绞线(4)的预加力根据正弯矩最大值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9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小梁仿生件及种植体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制造用极板烘干设备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