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929.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康丹丹;王高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3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900 mpa 高强 保护 实心 焊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4~0.06%、Si:0.2~0.3%、Mn:1.3~1.5%、Ni:3.0~3.4%、Cr:0.4~0.6%、Mo:0.5~0.7%、Ti:0.04~0.1%、P:0.006%以下,S:0.005%以下,余量为Fe。其制备方法为采用脱硫铁水制备实心焊丝。本发明生产的实心焊丝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可以满足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构件的消硬要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相适应的制备符合强度和塑韧性的实心焊丝,使其焊接后满足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构件的消硬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低合金高强钢在建筑、水电、车辆、起重机、压力容器、石油化工等重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强度级别的钢材使用范围逐步增大,而满足高强高韧性的配套焊材相对较少,特别是满足高强钢焊后整体消硬处理的焊材极度缺失,限制了高强钢的应用。
目前,对于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现有的焊材在强度方面可以满足要求,但塑韧性不足,往往会导致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开裂,特别是不能满足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构件的消硬要求,导致高强钢应用进展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可以满足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构件的消硬要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的制备方法,可以相适应的制备符合强度和塑韧性的实心焊丝,其焊接后满足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构件的消硬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900MPa级高强钢气保护实心焊丝,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4~0.06%、Si:0.2~0.3%、Mn:1.3~1.5%、Ni:3.0~3.4%、Cr:0.4~0.6%、Mo:0.5~0.7%、Ti:0.04~0.1%、P:0.006%以下,S:0.005%以下,余量为Fe。
本发明中,C是保证实心焊丝强度的主要元素,但在高强钢焊缝中也是致脆元素,若C含量过高会影响焊丝的抗裂性能和冲击韧性,同时不利于焊丝钢的生产制造;因此,本发明焊丝中C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0.04~0.06%的范围内,既保证了实心焊丝的强度,也避免了影响焊丝的抗裂性能和冲击韧性;
Si是焊丝生产中常用的脱氧剂,可以改善焊接工艺性能,在有效提高焊丝强度的同时也会降低其塑韧性,因此,本发明为了保证焊丝的塑韧性,Si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0.2~0.3%范围内,可以在有效提高焊丝强度的同时保证焊丝的塑韧性;
Mn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可以通过固溶强化提高焊丝的强度,随着Mn含量的增加,焊丝的针状铁素体含量细化并显著增加,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减少,侧板条铁素体数量明显减少,Mn元素含量过高会使焊丝中形成魏氏组织,使焊丝的塑韧性降低;因此,本发明焊丝中Mn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3~1.5%范围内,以保证焊丝的塑韧性;
本发明通过控制C、Si和Mn的含量,在有效提高焊丝强度的同时,可以保证焊丝的塑韧性,可以有效避免900MPa及以上的高强钢焊后的开裂。
本发明中,Ni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是保证焊缝金属低温韧性的主要元素,与Mn的作用类似;
Ti与O、N形成的TiO、TiN具有较高的熔点,可以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核心,并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微量的Ti就能显著改善焊缝组织,提高低温韧性,保证抗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