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174.X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龚开圳;刘朝伟;裴磊;林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8;G06Q2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数据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可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及其他领域,方法包括:前置服务装置接收一交易产生的交易信息,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数据和业务信息,并对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将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业务信息广播至区块链;区块链节点接收交易数据和加密的业务信息,并对交易数据进行共识,若共识通过,区块链节点将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业务信息持久化;前置服务装置对交易信息中的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对上链关键信息进行处理,这样对交易信息上链,区块链节点只对交易数据进行共识,而业务信息为加密信息,能有效保护链上数据的隐私性,同时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的热潮席卷了各行各业,成为当下最热门也是最受瞩目的信息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信任,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及企业也开始运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
但区块链得到广泛应用的瓶颈之一在于交易处理效率低的性能瓶颈,无论是公有链还是联盟链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均无法与Visa支付系统、阿里云计算等集中式解决方案竞争,因此区块链的性能瓶颈严重制约了去中心化应用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对上链的部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能有效保护链上数据的隐私性,同时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由前置服务装置执行,包括:
接收一交易产生的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数据和业务信息;
对所述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广播至区块链,以使所述区块链对所述交易数据共识通过后,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持久化。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广播至区块链,包括:
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存储至关系型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包括:
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发送至指定消息队列,进而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形成所述指定消息队列中的一业务消息;
将所述业务消息发送至订阅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存储至关系型数据库,包括:
对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后的所述业务信息进行格式转换;
根据转换后的交易数据以及加密业务信息生成交易数据以及加密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转换后的交易数据和加密业务信息生成交易数据,以及交易数据和加密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生成一关系型数据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由区块链节点执行,包括:
接收一交易数据和一加密的业务信息,所述交易数据和业务信息是一前置服务装置根据一交易产生的交易信息生成,加密的密钥为所述前置服务装置的私钥;
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共识;
若共识通过,将所述交易数据和加密的业务信息持久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驻车系统
- 下一篇:基于双显示屏的3D显示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