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固体废物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252.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苏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轶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2C23/02;B02C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固体废物 制作 再生 混凝土 骨料 方法 | ||
1.一种利用建筑固体废物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利用建筑固体废物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设备,该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设备包括底板(1)、U形架(2)、上料装置(3)、支撑装置(4)、破碎装置(5)和下料装置(6),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设备对建筑固体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建筑固体废物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设备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前,对其进行检查;
S2、上料处理:设备检查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建筑固体废物放置在上料装置(3),使得上料装置(3)对建筑固体废物进行上料处理,从而将建筑固体废物输送至支撑装置(4);
S3、破碎处理:建筑固体废物上料时,通过破碎装置(5)挤压撞击支撑装置(4),从而使得破碎装置(5)与支撑装置(4)将建筑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
S4、下料处理:建筑固体废物破碎后,通过下料装置(6)对其进行筛分,使得下料装置(6)将钢筋与混凝土块进行分离,从而对二者进行收集下料;
S5、制作骨料:钢筋与混凝土块分离、收集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制作成再生混凝土的骨料;
所述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U形架(2),U形架(2)上端安装有上料装置(3),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上方设置有破碎装置(5),破碎装置(5)安装在U形架(2)内侧上端,支撑装置(4)右侧安装有下料装置(6);
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板(41)、支撑杆(42)、减震弹簧(43)、斜板(44)、挡板(45)和横条(46),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四个拐角处均滑动安装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下端通过减震弹簧(43)与安装板(41)相连,所述支撑杆(42)上端安装有斜板(44),斜板(44)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挡板(45),挡板(45)之间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横条(46),且横条(46)安装在斜板(44)上;
所述破碎装置(5)包括气泵(51)、初次破碎机构(52)和二次破碎机构(53),底板(1)上端左侧安装有气泵(51),U形架(2)内侧上端安装有初次破碎机构(52),初次破碎机构(52)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二次破碎机构(53);
所述初次破碎机构(52)包括破碎气缸(521)、加强筋(522)、破碎板(523)、导向杆(524)和导向板(525),U形架(2)内侧上端中部安装有破碎气缸(521),破碎气缸(521)与U形架(2)之间安装有加强筋(522),且加强筋(522)前后对称布置,破碎气缸(521)的伸出端安装有破碎板(523),破碎板(523)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导向杆(524),导向杆(524)上端滑动安装有导向板(525),导向板(525)安装在破碎气缸(521)外壳下侧;
所述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板(61)、连杆(62)、固定杆(63)、滑动块(64)、过滤网(65)、连接弹簧(66)和收集框(67),斜板(44)右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下料板(61),下料板(61)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杆(62),连杆(62)左端铰接有固定杆(63),固定杆(63)前后对称安装在安装板(41)上,安装板(41)右端从前往后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4),所述滑动块(64)右端安装有过滤网(65),且滑动块(64)下端与安装板(41)之间安装有连接弹簧(66),底板(1)上端右侧安装有收集框(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建筑固体废物制作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上料电机(31)、支撑板(32)、绳座(33)、钢丝绳(34)、换向轮(35)、上料框(36)和支撑柱(37),U形架(2)上端前侧安装有上料电机(31),且U形架(2)上端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绳座(33),绳座(33)中部外侧缠绕有钢丝绳(34),U形架(2)左端上侧安装有换向轮(35),U形架(2)左侧中部通过销轴安装有上料框(36),上料框(36)下端设置有支撑柱(37),支撑柱(37)安装在底板(1)上端左侧,且钢丝绳(34)下端经过换向轮(35)后与上料框(36)上端左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轶,未经苏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2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鱼油制取系统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