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智齿检测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825.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嗣召;潘俞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嗣召 |
主分类号: | A61B6/14 | 分类号: | A61B6/14;A61C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智齿 检测 评估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齿检测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神经网络单元,用于利用DNN网络对口腔内牙齿进行检测,得到每个所述牙齿的中心点;
牙齿数量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心点的纵坐标,分别得到上牙和下牙的实际数量;且根据由所述中心点的横坐标得到的相邻牙齿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牙齿的最小间隔阈值得到损失牙齿的缺失数量,进而根据所述缺失数量修正所述实际数量得到所述口腔内牙齿的修正数量;
智齿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修正数量小于16时,根据牙列两端到所述牙列对称轴的距离,定位智齿;
生长方向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智齿存在邻牙时,获取所述智齿的生长方向和邻牙的所述生长方向;
影响程度评估单元,用于结合所述邻牙与所述智齿之间的生长方向偏差和间隔距离,得到所述智齿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齿定位单元中所述根据牙列两端到牙列对称轴的距离,定位智齿,包括:
第一智齿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牙列的最左端牙齿到所述牙列对称轴的距离和所述牙列的最右端牙齿到所述牙列对称轴的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智齿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齿定位单元,包括:
第一定位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值在比值范围[A,B]内,认为不存在所述智齿;否则认为存在所述智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齿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定位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值大于B时,认为所述智齿为所述牙列的最左端牙齿;否则,当所述比值小于A时,认为所述智齿在所述牙列的最右端牙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齿定位单元包括第二智齿定位单元,所述第二智齿定位单元用于当所述上牙或者所述下牙的所述修正数量等于16时,根据上下牙的对称性,以优化所述下牙或所述上牙的所述智齿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齿定位单元包括第三智齿定位单元,所述第三智齿定位单元用于当所述上牙和所述下牙的所述修正数量都小于16时,如果所述上牙的所述牙列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下牙的所述牙列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确认所述智齿为距离所述牙列对称轴最远的牙齿;否则,确认所述智齿为所述上牙或者所述下牙中距离所述牙列对称轴最远的牙齿,进而根据所述上下牙的对称性,确认所述下牙或者所述上牙的所述智齿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智齿定位单元还包括当所述上牙的所述最右端牙齿与所述下牙的所述最左端牙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认为所述智齿为所述上牙的所述最右端牙齿和所述下牙的所述最左端牙齿;或者当所述下牙的所述最右端牙齿与所述上牙的所述最左端牙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认为所述智齿为所述下牙的所述最右端牙齿和所述上牙的所述最左端牙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方向检测单元中利用图像裁剪和PCA主成分分析获取所述智齿的所述生长方向和所述邻牙的所述生长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程度评估单元所述生长方向偏差的获取方法为:
其中,Δθ为所述生长方向偏差;θα为所述智齿的生长方向;θβ为所述邻牙的生长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程度评估单元中获取所述智齿对所述口腔健康的影响程度的公式为:
其中,w为所述影响程度;a1为所述生长方向偏差对智齿阻生的影响权重;a2为所述间隔距离对智齿阻生的影响权重;dA为所述间隔距离;dmax为根据口腔结构得到的相邻两颗牙齿的最大间隔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嗣召,未经冯嗣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8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