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6593.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庆;唐冬冬;何雷;师涛;赵超;焦泾川;任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靖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1 | 分类号: | E21B47/11;E21B47/0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智能 找堵水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根据井筒轨迹和初始测井数据在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各个生产层的内套油管上构建外套管串,外套管串在井筒的水平井段构建与井筒内壁之间的主井筒流道,以及外套管串与内套油管之间的副井筒流道,并在外套管串上设置可控封隔器组一,在内套油管上设置的可控封隔器组二与可控封隔器组一配合,通过设置在内套油管上的测井仪器测取原始地层水状态下的俘获截面曲线;
S200、下放外套管串至井筒的水平井段,从油管打压,通过内套油管上的杆式泵支撑座将压力传到泵下油管,控制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在液压作用下释放张开,使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不完全接触密封副井筒流道;
S300、密封水平井的入口处,向主井筒流道进行注液打压,并依次打开设置在内套油管上的控水开关,且只允许一个控水开关工作,使外套管串基于主井筒流道和副井筒流道上建立流动压力差产生一定的推力推动外套管串沿内油套管移动,直至外套管串位置稳定;将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注入主井筒流道中,通过设置在内套油管上的测井器获得测量截面曲线;
S400、根据测取原始俘获截面曲线和测量截面曲线对比,求当前水平井段的生产层的含水饱和度,重复步骤S200-S300,直至找出水平井段的所有出水层;
S500、从油管打压,通过内套油管上的杆式泵支撑座将压力传到泵下油管,控制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在液压作用下释放张开,使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与外套管串的可控封隔器组一配合完全接触密封主井筒流道和副井筒流道,实现座封,重复步骤S200-S400,直至所有的出水层被座封;
其中,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与外套管串的可控封隔器组一配合使外套管串连通主井筒流道和副井筒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中,包括根据测取原始地层水状态下的俘获截面曲线叠加井筒轨迹,确定所有出水层的理论平均范围宽度,获得可控封隔器组一和可控封隔器组二的安装间距,具体方法为:
在根据井筒轨迹获得的含油面积截图中,确定水平井的出水层的入口靶点与末端靶点的坐标和初始宽度;
根据原始地层水状态下的俘获截面曲线,对所述入口靶点和所述末端靶点的初始宽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入口靶点和所述末端靶点的目标宽度,根据目标宽度设置每个生产层的可控封隔器组二的间距,同步确定外套管串上的可控封隔器组一的安装间距;
所述隔层的进出点将所述入口靶点和所述末端靶点之间的水平井轨迹划分为多个宽度井段,每个宽度井段与外套管串上的可控封隔器组一进行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时,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在张开时不完全密封副井筒流道时与外套管串之间的间隙远小于可控封隔器组一在初始装置时与水平井段的井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且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在张开时不完全密封副井筒流道时与外套管串之间的间隙不影响内套油管的移动,可控封隔器组二的胶筒释放时最大外径大于水平段的井筒的内径,与外套管串的可控封隔器组一在井下实现过盈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00中,通过压力波形控制控水开关的状态,在地面注入一组相应的脉冲式压力波,对应的可控封隔器组二的开关接受压力信号,根据信号自动控制开关;每个开关有不同的压力控制编码,能够准确接受压力波信号;其中,开关带有单流阀,确保打压时油管内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S300中,通过智能开关器开关指令在主井筒流道和副井筒流道之间形成“打压-稳压-卸压-打压”操作,来配合向主井筒流道进行注液打压,控水开关接收并识别指令后,按指令要求产生动作,直至外套管串位置稳定;
其中,在稳压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注入主井筒流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靖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靖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