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镍钴整体磁钢取向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6905.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岳文;皮文鹏;李根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红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D27/04;C21D1/0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山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8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镍钴 整体 磁钢 取向 铸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铝镍钴整体磁钢取向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材料:根据材料牌号选取比材料牌号低一至二个等级的材料作为原材料;S2、设计模具;S3、双面取向浇注法用砂模造型:S31、在模具中灌入石英砂并拍实压整;S32、沿磁化方向上,模具中每一个模芯的两端均放置厚度8‑12mm、长和宽大于模芯长和宽各5‑8mm的铁片;S33、脱下模具,将砂模于200‑220℃烘箱中烘干,时长120±20min,得到双面取向浇注法用砂模。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双面半取向浇注法,即在砂模造型时,沿产品磁化方向上各放一片铁片,产品浇注出来后取得同全取向浇注法一样的柱晶,同时,相较于全取向浇注法而言,不需要冷却水和保温,节省耗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镍钴磁钢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铝镍钴整体磁钢取向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铝镍钴欲取得超过LNG52或以上牌号性能的产品,必须采用俗称取向技术的浇注方法,取得柱晶状结构的产品,才能通过热处理后达到相应的产品性能。
现有技术中全取向浇注如图1所示,其浇注条件包括升温设备、产品冷却设备、保温材料、模具材料、模具设备和工装,成本较高,耗材使用较多,冷却水循环不能停,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镍钴磁环铸造的双面半取向浇注法,获得与全取向浇注法一样的产品性能的同时,不需要冷却水和保温,节省耗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铝镍钴整体磁钢取向铸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铝镍钴整体磁钢取向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原材料:根据材料牌号选取比材料牌号低一至二个等级的材料作为原材料;
S2、设计砂模模具;
S3、双面取向浇注法用砂模造型:
S31、在模具中灌入石英砂并拍实压整;
S32、在砂模型腔两侧沿产品磁化方向上放置厚度8-12mm、长和宽大于模芯长和宽各5-8mm的铁片;
S33、脱下模具,将砂模于200-220℃烘箱中烘干,时长120±20min,得到双面取向浇注法用砂模;
S4、将原材料由固态进行熔炼化为液态,获得液态原材料,根据原材料的性质选择熔炼温度,无取向的原材料的熔炼温度为1600±50℃,取向的原材料的熔炼温度为1650±50℃;
S5、液态原材料倒入双面取向浇注法用砂模中,冷却后成型,得到半成品;
S6、半成品按照磁化方向排列整齐,半成品钳入850±50℃的箱式电炉中预热25±2min,再转入1260±20℃的电炉中固熔25±2min,得到热处理后的产品;
S7、热处理后的产品上磁场充磁25±2min,得到磁化后的产品;
S8、磁化后的产品进行回火工艺处理,回火完成后随炉冷却至450℃以下吊出,得到回火后的产品;
S9、对回火后的产品进行磁性抽检,对抽检合格的产品进行磨加工,得到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S6中,所述半成品的长度为15-39mm,质量在300g以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S6中,长度超过40mm,质量大于300g的所述半成品使用火钳钳入200℃的箱式电炉中随炉温升至850±50℃即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S6中,使用火钳将所述半成品使用火钳钳入箱式电炉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红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红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