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142.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方裕城;方震寰;陶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经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G01G21/28;G01G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李金豹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应力 动态 汽车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智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信息采集器、称重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信息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器与称重控制器电性连接。称重传感器将平板称量、低速静态称量和条形压力称量、高速称量集于一体。具有全密封结构,防水、防砂、耐腐蚀,坚固耐用、免维护;施工简便、道路结构无损;设备工作不受环境温度限制,工作特性长期稳定;适应性强,动态称重精度高;线性好,动态量程范围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智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检测车辆载重的设备,是带有承载器并包括引道在内的,通过对行驶车辆的称量确定车辆的车辆总重量和车辆轴载荷的一种自动衡器,动态汽车衡是由早期静态汽车衡(地磅)不能满足现有公路运营管理而推促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型产品,目前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出入口计量收费、公路超限执法、桥梁保护等领域。但是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为了达到减轻轴重而逃费采用跳磅、刹车、走走停停变速等作弊手段,非常危险。并且动态汽车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检修,在维护检修期间导致不能时时对车辆载重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具有全密封结构,防水、防砂、耐腐蚀,坚固耐用、免维护;施工简便、快捷、道路结构无损;设备工作不受环境温度限制,工作特性长期稳定;适应性强,动态称重精度高;线性好,动态量程范围宽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信息采集器、称重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信息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器与称重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线圈传感器和承载器。
每台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系统在每个车道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承载器,覆盖整个车道宽度,每个承载器设置有5只条形应力式传感器,条形应力式传感器阵列排布。
所述信息采集器设置有信号放大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线圈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条形应力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器与信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所述线圈信号处理器与线圈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称重控制器设置有称重控制单元、称重显示器;所述称重控制单元分别与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线圈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称重显示器与称重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线圈传感器位于条形应力式传感器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条形应力式传感器为密封金属结构。
所述条形应力式传感器为电阻应变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是-40℃至+80℃。
还包括防雷插座、网络路由器、电源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阵列应力式动态汽车衡,称重传感器将平板称量、低速静态称量和条形压力称量、高速称量集于一体。有效消除驾驶员跳磅、刹车、走走停停变速等作弊手段。
(2)本发明条形应力式传感器为全密封金属结构,安装时由通过固化材料与路面浇筑为一个整体,条形应力式传感器与路面之间平整无缝,不会产生积水和泥沙淤积,免除使用过程中定期清理维护工作。其内部只有微小的机械传动及磨损,性能长期稳定,在路面完好的情况下其使用寿命可达10年之久。
(3)施工简便、快捷、道路结构无损,无需在道路上开挖和浇筑基坑,也不需要任何排水工程,路面切浅槽(宽10cm,深5cm)即可安装,道路结构无损,一套检测设备的安装只需一个工作日,安装省时、省工、省费用,大大降低了占用车道的时间和对交通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经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经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的探测式气体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补水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