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手写板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877.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夏亮;沈隆军;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立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肖金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手写板 制备 方法 | ||
一种液晶手写板及制备方法,该液晶手写板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液晶聚合物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内设有可抵抗特定波长的抗光组分,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呈透明状。本发明的液晶手写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都选用透明材料,且第一基板内添加有抗光组分,制备过程中,改变常规的UV固化方式而从第二基板侧进行紫外照射,从而使得UV固化步骤不受第一基板中的抗光组分的影响,不会延长液晶聚合物层的UV固化时间,而制备成的液晶手写板同时又具备抗UV效果。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都选用透明材料,其还可对材料自身的灰尘点进行管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手写板,特别涉及一种抗紫外的液晶手写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手写板,也称胆甾相液晶书写板,其通常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导电层2、液晶聚合物层3、第二导电层4和第二基板5。其中,液晶聚合物层内含有双稳态胆甾相液晶,其可呈现透明状态和颜色反射状态。当没有压力作用在手写板上时,双稳态胆甾相液晶呈现透明状态。当在手写板上书写时,双稳态胆甾相液晶由透明状态翻转至颜色反射状态,从而可反射出颜色而显示出书写笔迹。为显示出书写笔迹,面向用户的第一基板通常是透明的,而背离用户的第二基板则通常是深色的,比如黑色。而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则与液晶聚合物层接触,其可以为液晶聚合物层上电,使双稳态胆甾相液晶由颜色反射状态恢复成透明状态,从而清除掉手写板上的书写笔迹。
液晶手写板中的液晶聚合物层的形成,通常是通过UV固化形成的:双稳态胆甾相液晶与其他材料,例如手性剂、间隔物、光固化单体等混合在一起后,进行UV固化,使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形成所需的液晶聚合物层。
液晶手写板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大尺寸的液晶手写板,日光中的紫外线会对液晶聚合物层造成影响,使液晶聚合物层内的物质持续而缓慢的进行聚合反应,使材料性能发生变化,造成书写笔迹变淡,或者清除不干净等问题出现。因此,液晶手写板需要进行抗UV处理。
现有的抗UV处理,主要有以下方式:
在制备好的液晶手写膜(包含了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液晶聚合物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上涂布一层抗UV材料,即在第一基板上涂布一层抗UV材料以形成抗UV涂层。这种方式,UV材料是后涂布上去的,其会受限于液晶聚合物层的耐温性,因此,其工艺难度较大,而且对抗UV材料的要求相当高。此外,后加工的抗UV涂层也容易磨损,因此,其实际应用效果一般。
另一种则是改变液晶聚合物层中的混合物材料,往液晶聚合物层的材料中添加抗光组分,从而使得成本液晶手写板可不受环境中的紫外线影响。然而,液晶聚合物层的形成,通常需要进行紫外固化(UV固化),往液晶聚合物层中添加抗光组分,必然会导致聚合反应缓慢,大大延长固化时间,不利于工业生产和成本控制。而且,液晶聚合物层中添加了抗光组分,也会影响书写效果。
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二基板通常是深色的,受限于材料,大尺寸的液晶手写板内经常会有很多灰尘点,造成品质低下,良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抗紫外并可对灰尘点进行控制的液晶手写板及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手写板,其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液晶聚合物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内设有抵抗特定波长的抗光组分,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呈透明状。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有色背景层,其呈非透明状,并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与第二导电层相背的一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抗光组分可抵抗紫外线。
进一步地,所述抗光组分可抵抗红外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呈透明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有色背景层设有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立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立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