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光釉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108.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林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3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光 釉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光釉料,所述无光釉料包括干粒釉以及位于所述干粒釉表面的保护釉,所述保护釉的透光度不低于85%,所述干粒釉的原料包括X型碳纳米管以及硅藻土。所述无光釉料具有优异的哑光效果,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低,同时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陶瓷领域,涉及一种釉料,尤其涉及一种无光釉料。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市场上呈现出需求高档化、艺术化、个性化、兼具功能性产品等特点,具有健康高品味的装饰材料成为消费的主流。目前市场上的干粒釉基本以哑光、亮光为主,而无光干粒釉极少研究。无光干粒釉光泽度低于2.5°,其表面基本没有光泽,从而产生出低调沉稳的视觉效果。无光干粒釉目前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釉层透感和防污性能差。干粒釉光泽度越低则越容易析晶,析晶产生的大量晶相容易导致釉面乳浊透感差。另外干粒釉的光泽度低代表干粒釉的始融温度高,熔融性能差,这使得干粒釉表面毛孔多而且容易藏污。
CN112174529A公开了一种无光干粒釉、无光干粒釉面效果的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光干粒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高温干粒25~35份、哑光干粒5份以下和保护釉40~45份;其中,所述高温干粒占无光干粒釉的质量百分比为35~47%;高温干粒的始融温度为1175~1195℃。
CN109455936A公开了一种丝绸质感且防滑的无光釉料、制备方法及使用其的瓷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原料由生釉粉料60~65%和熔块粉35~40%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原料的矿物组成为:钾长石15~20%,烧滑石12~16%,高岭土8~12%,碳酸钡10~15%,氧化锌2~5%,煅烧氧化铝2~5%和熔块粉35~40%。该釉料光泽度<10°,干法静摩擦系数和湿法静摩擦系数均≥0.55;耐磨度达到标准中的4级及以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光釉料,所述无光釉料具有优异的哑光效果,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低,同时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光釉料,所述无光釉料包括干粒釉以及位于所述干粒釉表面的保护釉,所述保护釉的透光度不低于85%,所述干粒釉的原料包括X型碳纳米管以及硅藻土。
本发明中,保护釉表面光滑,由于其透光度高导致其对光的反射率低,光透过保护釉层后被干粒釉层通过漫反射以及吸光材料吸收,从达到提高手感以及无光效果的目的。碳纳米管具有吸光性,而X型碳纳米管对于可见光的吸收性能较好,同时添加天然多孔材料硅藻土,硅藻土由于其多孔结构,使得光可以在硅藻土表面产生漫反射,与碳纳米管的吸光性能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干粒釉层的吸光性能。其中,保护釉对于干粒釉的覆盖效果可以防止干粒釉与环境中的灰尘和颗粒等污染物接触,隔绝了硅藻土对污染物的吸附,提高了釉料的防污性能。
其中,所述保护釉的透光度可以是86%、87%、88%、89%、90%、91%、92%、93%、94%、95%、97%、98%或99%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粒釉中所述X型碳纳米管的重量份为1.0~3.0份,如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或2.8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粒釉中所述硅藻土的重量份为5.0~10.0份,如5.5份、6.0份、6.5份、7.0份、7.5份、8.0份、8.5份、9.0份或9.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可以通过调节碳纳米管与硅藻土的比例来对釉料的光泽度进行调节,生产出不同无光效果的釉料。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粒釉的原料包括长石、石英、碳酸钡、烧滑石、高岭土、硅灰石、烧土、氧化锌、刚玉、X型碳纳米管以及硅藻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谐振杆、谐振杆及射频腔体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立式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