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305.X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和;江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F16S1/00;B29C4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挤出 覆层 扁钢带 结构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其中,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包括:扁钢带和包覆在扁钢带上的挤出包覆层,其中,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所述挤出包覆层上与第一弧段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第三弧段;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本发明可以有效保证挤出包覆层对扁钢带的完整覆盖,克服扁钢带因制造中出现的圆弧段偏差、结构过渡段的不光滑以及挤出包覆层工艺实施过程中因线材抖动影响而出现的局部区域包塑薄弱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包覆层的最小厚度,减小报废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刮弹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雨刮弹片制作通常采用对扁钢带喷漆或电镀的工艺来满足雨刮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耐腐蚀要求,但喷漆或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及有毒物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配套环保处理设备。扁钢带包覆PET层采用线材挤出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环保高效;因此,扁钢带包覆PET层后的成品材料用来制作汽车雨刮弹片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因用于制作成雨刮弹片要求的PET包覆层厚度非常薄,通常只需要有0.03~0.12mm,因此,容易出现局部PET层包覆不良的问题。所述的局部PET层包覆不良的问题是指扁钢带无法通过耐腐蚀盐雾测试标准(ISO9227NSS)的问题,即在进行盐雾测试时包覆PET的扁钢带过早的产生局部生锈而失效,该包覆不良会造成成品批量生产报废,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扁钢带的PET层包覆不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PET层包覆不良率的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
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包括:
扁钢带,径向横截面两侧均设置成第一弧段;
挤出包覆层,包覆在扁钢带上,与第一弧段对应位置处的径向横截面外沿处均具有中间直线段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弧段、第三弧段;
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弧段位置处的挤出包覆层的厚度。
所述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均为圆弧,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的半径均小于第一弧段的半径。
所述扁钢带横截面两侧的两个第一弧段之间的端点均通过第一直线段连接,且第一弧段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一直线段重合。
所述挤出包覆层横截面的外沿两侧的端点均通过第二直线段连接,且该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第二直线段重合;所述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上与中间直线段连接的端点位置处的切线与中间直线段重合。
所述挤出包覆层上第二弧段位置处的厚度D1和第三弧段位置处的厚度D2均不高于中间直线段位置处的厚度d的两倍。
所述扁钢带横截面的长度为4~15mm,厚度为0.4~1.2mm。
所述扁钢带和挤出包覆层之间还设置有镀层,镀层厚度为0.002~0.015mm。具体的,在进行挤出包覆层的包覆之前,先在扁钢带上设置一层镀层。
所述挤出包覆层的厚度为0.03~0.12mm。
所述挤出包覆层的材质为PET。
采用上述的一种具有挤出包覆层的扁钢带结构在雨刮弹片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