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辅助励磁无刷双馈电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911.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肖芳;徐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1/17;H02K1/26;H02K3/12;H02K3/28;H0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辅助 励磁无刷双 馈电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新型辅助励磁无刷双馈电机结构,本发明结构无刷双馈电机绕线式转子内电流数值小,损耗低,电机效率高。其技术方案关键为:电机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定子2/6极12槽,两套绕组,绕组端部接线方式不同,定子功率绕组并联电容;定子每隔一个齿,齿顶嵌入永磁体;转子为绕线式转子,36槽,转子为深槽,转子绕组为三层。功率绕组侧并联电容辅助励磁可以降低绕线式转子内的电流,减小转子内的铜耗,提高电机效率;定子齿顶的永磁体,可增强气隙磁场,改善磁场波形;转子三层绕组使绕组排布方式更灵活,适当选取排列方式,可实现定子双绕组磁场和转子绕组磁场的强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辅助励磁无刷双馈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磁阻式、笼型和绕线式。
绕线式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属于感应式无刷双馈电机,即电机转子绕组在气隙合成磁场作用下会感应生成电流,进而产生两个不同极对数的转子基波磁场。绕线式转子结构具有的优势在于其导体利用率高并且设计灵活,可以通过改变绕组层数、线圈的匝数与节距等变量来削弱气隙磁动势谐波含量,减小谐波带来的振动和损耗;同时,其磁场和电流的分布完全由绕组方案本身决定,从而不随负载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增强气隙磁场,并且减小转子绕组电流,减少绕组损耗对绕线式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有着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气隙辅助励磁,转子内电流数值小,损耗低,电机效率高的无刷双馈电机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机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定子2/6极12槽,两套绕组,绕组端部接线方式不同,定子功率绕组并联电容;定子每隔一个齿,齿顶嵌入永磁体;转子为绕线式转子,36槽,转子为深槽,转子绕组为三层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两套绕组,功率绕组位于槽底,控制绕组位于槽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功率绕组并联的电容为Δ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定子齿上的6个永磁体为钕铁硼材料。
本发明有以下益果:功率绕组侧并联电容辅助励磁可以降低绕线式转子内的电流,减小转子内的铜耗,提高电机效率;定子齿顶的永磁体,可增强气隙磁场,改善磁场波形;转子三层绕组使绕组排布方式更灵活,适当选取排列方式,可实现定子双绕组磁场和转子绕组磁场的强耦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辅助励磁无刷双馈电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1定子;2永磁体;3定子功率绕组;4定子控制绕组;5转子。
图2是电机定子绕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电机转子槽及绕组分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辅助励磁无刷双馈电机结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定子2/6极12槽,两套绕组,绕组端部接线方式不同,定子功率绕组并联电容;定子每隔一个齿,齿顶嵌入永磁体;转子为绕线式转子,36槽,转子为深槽,转子绕组为三层结构。
参照图1所示,所述定子两套绕组,功率绕组位于槽底,控制绕组位于槽口。功率绕组端部跨距大,控制绕组端部跨距小,这样的排布方式,利于绕组下线。
参照图2所示,所述定子功率绕组并联的电容为Δ接,功率绕组侧并联电容辅助励磁可以降低绕线式转子内的电流,减小转子内的铜耗,提高电机效率。
参照图1所示,所述电机定子齿上的6个永磁体为钕铁硼材料,定子齿顶的永磁体,可增强气隙磁场,改善磁场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USB接口金属外壳打磨的自动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