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进风脱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9330.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利(苏州)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6 | 分类号: | C21B9/16;C21B7/22;C21B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进风脱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高炉进风脱湿系统,包括:鼓风脱湿装置,其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鼓风脱湿装置的上方连接有制冷机组;防护箱体,其下端边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端;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箱体的上端中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贯穿安装在移动块的中部;导向侧杆,其上下端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边侧和滑动块的上端,所述滑动块的外侧连接有对防尘网除尘的清理机构。该高炉进风脱湿系统,能够提高整体对制冷机组的散热效果,避免只能对恒定的区域进行散热,同时能够在散热的过程中对散热网上粘附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清理,避免其发生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高炉进风脱湿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作为冶炼领域中常见的设备,其自身有着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和能耗低等优点,在利用高炉生产时为了保证整体的生产质量通常都会用到进风脱湿系统,通过进风脱湿系统能够降低风中的湿度,利用风中湿度的降低能够有效的降低焦比和提高燃烧带温度,以此来降低冶炼时的成本。
然而现有的进风脱湿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如公开号为CN211005460U的一种高炉鼓风脱湿装置,其中包括脱湿装置本体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安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端与支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风扇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中利用在散热口上加装散热网,然而整体装置都是置于户外使用的,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散热网上容易粘连许多杂质以及灰尘,这些灰尘和杂质的堆积容易造成散热网的堵塞,从而影响到后续正常的通风散热,同时在对装置散热的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利用固定的风扇进行散热,因风扇始终处于固定位置,从而相应的导致风扇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只能对恒定的区域进行散热,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高炉进风脱湿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炉进风脱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进风脱湿系统在对制冷机组散热降温时大多利用在散热口上加装散热网,然而装置整体都是置于户外使用的,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散热网上容易粘连许多杂质以及灰尘,这些灰尘和杂质的堆积容易造成散热网的堵塞,从而影响到后续正常的通风散热,同时在对装置散热的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利用固定的风扇进行散热,因风扇始终处于固定位置,从而相应的导致风扇在工作时也只能对恒定的区域进行散热,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炉进风脱湿系统,包括:
鼓风脱湿装置,其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鼓风脱湿装置的上方连接有制冷机组;
防护箱体,其下端边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防护箱体的左右边侧开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散热口,且散热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于灰尘和杂质阻挡的防尘网;
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箱体的上端中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贯穿安装在移动块的中部;
导向侧杆,其上下端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边侧和滑动块的上端,所述滑动块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衔接横杆,且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散热降温的散热风扇,所述滑动块的外侧连接有对防尘网除尘的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和移动块的中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且移动块的上端边侧和防护箱体的内部之间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往复丝杆的转动能够使得螺纹连接的移动块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侧杆的上下端部均与移动块和滑动块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滑动块的内壁和衔接横杆的外壁之间相贴合,并且滑动块和衔接横杆之间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移动块的运动能够在导向侧杆的作用下推动滑动块在衔接横杆上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利(苏州)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美利(苏州)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