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0799.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孙晓东;李晟锴;张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25;B60R25/30;G06F3/01;G06K9/6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张福敏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手势 运动 探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包括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机构(1)、摄像头(2)、第一雷达(3)以及第二雷达(4),所述换向机构(1)安装于方向盘的下方,并用于获取及调节车舱内外的待识别区域位置,所述摄像头(2)安装于换向机构(1)上,以用于车门打开过程驾驶者身份确认的初步判定,所述第一雷达(3)和第二雷达(4)对称安装于换向机构(1)内,以用于车门打开过程驾驶者身份确认的进一步判定,还用于防止出现动作误判的响应现象发生,所述换向机构(1)包括固定座(101)、供能部(102)、扭簧(103)、安装座(104)以及摆动块(105),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方向盘下的转轴上,所述供能部(102)的下端铰接于固定座(101)上,供能部(102)的上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摄像头(2)安装于内部,所述第一雷达(3)和第二雷达(4)对称安装于供能部(102)的两侧,所述扭簧(103)通过安装柱(106)设置于供能部(102)与固定座(101)的铰接处,扭簧(103)的上端抵接于供能部(102)上,扭簧(103)的下端抵接于固定座(101)上,供能部(102)的侧端铰接有转动块(107),所述转动块(107)上连接有钢丝绳(108),所述钢丝绳(1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滑杆(109),所述安装座(104)呈“L”形且与防水滑杆(109)滑动连接,所述摆动块(105)铰接于防水滑杆(109)的端部上,所述摆动块(105)上与防水滑杆(109)铰接的侧端呈平面状,摆动块(105)的另一端为弧形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两对称的边界凸起(5),方向盘上于两个相邻的边界凸起(5)之间还设置防滑垫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舱内手势运动轨迹经双手对称识别:
当方向盘上的双手的位置信息起始至结束的位置变化为拇指从下向上,即左手拇指逆时针运动,右手拇指顺时针运动,识别为向上运动;
当方向盘上的双手的位置信息起始至结束的位置变化为拇指从上向下,即左手拇指顺时针运动,右手拇指逆时针运动,识别为向下运动;
当方向盘上的双手的位置信息起始至结束的位置变化为,其余四只手指由收拢至展开运动,识别为向左运动;
当方向盘上的双手的位置信息起始至结束的位置变化为,其余四只手指由展开至收拢运动,识别为向右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舱内手势运动轨迹若为单手或双手轨迹不符,则识别为无效判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滑垫层(6)分别与第一雷达(3)和第二雷达(4)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运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滑杆(109)为耐拉伸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联合大学,未经淮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7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镜头
- 下一篇:模型飞机四合一系统的数据调节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