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储氢容器防真空状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945.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沛军;陈斌;朱阳林;赵佳伟;张鹏;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0;F17C5/06;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孔灿 |
地址: | 201516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容器 真空 状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容器防真空状态的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氩气或者氮气源、调节阀、压力检测装置、储氢容器、人机界面单元、中央控制系统以及声光报警器。调节阀两端分别连接氩气或者氮气源和储氢容器,在调节阀和储氢容器之间还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人机界面单元和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调节阀和声光报警器的控制功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镁基储氢材料测试提供了一套防止容器达到真空状态从而损坏内部材料的系统,不会对镁基储氢材料测试额外增加负担,人工操作失效时可有效自动处理,在即将负压的瞬间可防止负压的产生,避免了储氢容器处于负压环境后吸收外部空气,进而避免了储氢容器内部材料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储氢容器防真空状态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氢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但氢气在常态下体积密度小,液化温度低,难以储存和运输,这些因素限制了氢能的推广和应用。镁基储氢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量高(7.6 wt.%),来源广泛,无毒无害,成本低廉,安全性好,适合氢气的大规模储运。镁基储氢材料储氢的原理是:在一定温度和氢气压力条件下,镁基储氢材料能够与氢气发生可逆的吸氢-脱氢反应,从而实现氢气的储存与释放。当容器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容器会反吸收氢气,若没有外界的氢气进行补充,会使得容器形成真空状态,容器在真空状态下外界空气容易被吸入容器内,与容器内部的材料进行反应,损坏材料,因此亟需研究用来防止容器达到真空状态从而吸收外界空气损坏其内部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容器防真空状态的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氩气或者氮气源、调节阀、压力检测装置、装填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容器、人机界面单元、中央控制系统以及声光报警器;调节阀两端分别连接氩气或者氮气源和储氢容器,在调节阀和储氢容器之间还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人机界面单元和中央控制系统电信连接,所述氩气或者氮气源用来为加氢系统补充氩气或者氮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管道中的氩气或者氮气流速;
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当前储氢容器罐体的压力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储氢容器罐体承受的压力低于设置的储氢容器罐体可承受的压力下限值时,中央控制系统会发送报警指令至声光报警器,使声光报警器发声发光以进行报警,提醒值班人员有异常情况发生,同时在人机界面单元记录此次报警信息的时间及详细信息,让值班人员对容器罐体内进行手动充氩气或者氮气处理,以防止储氢容器罐内达到真空状态;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储氢容器罐体承受的压力低于设置的储氢容器罐体可承受的压力下下限值时,中央控制系统会发送二次报警指令至声光报警器,使声光报警器发声发光以进行二次报警,同时中央控制系统判定人为处理失效,自动控制用于调节管道中氩气或者氮气流速的调节阀打开阀门,自动往储氢容器罐中补充氩气或者氮气,并且在人机界面单元记录此次报警信息的时间及详细信息,直到储氢容器中的压力回到安全压力范围内,即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恢复至人机界面单元上设置的恢复值后,中央控制系统发送关闭阀门指令,控制调节阀的阀门关闭,停止氩气或者氮气源往储氢容器中补充氩气或者氮气,避免了储氢容器处于负压环境中容易吸收外界空气损坏内部材料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负压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为连接电磁阀的气动阀,或者是开度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下限为0.075mpa。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下下限值为0.05mpa。
进一步地,所述恢复值为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端转差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