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充电座、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851.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周献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及车辆,该车辆充电座包括固定座、滑动座、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第一充电插口和第二充电插口。其中,固定座适于固定于车辆的车身。滑动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座。传动机构可活动地连接于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动座之间。第一充电插口及第二充电插口均设置于滑动座,驱动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驱动传动机构带动滑动座运动以使两个充电插口相对固定座按预设轨迹运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使设置于滑动座的两个充电插口能够相对固定座运动,将该车辆充电座应用于车辆时,在车辆上仅需预留一个与充电插口大小对应的开孔,从而有效减小了在车辆上的开孔大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通常需要与充电桩连接,充电桩进而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在现有技术中,为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通常会在新能源汽车同时设置快充口和慢充口,当快充口和慢充口在用户面前呈现时,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充电口进行充电。虽然该种方式可以实现基于充电场景选择对应的充电口,但是,该种方式会导致新能源汽车上用于显露充电口的开孔较大,不利于车辆一体化的呈现效果,提高车辆设计的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及车辆,以改善或解决以上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座,该车辆充电座包括固定座、滑动座、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第一充电插口和第二充电插口。其中,固定座,适于固定于车辆的车身;滑动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座;传动机构,可活动地连接于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动座之间;以及第一充电插口和第二充电插口;第一充电插口及第二充电插口均设置于滑动座,驱动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驱动传动机构带动滑动座运动以使第一充电插口及第二充电插口相对固定座按预设轨迹运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该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可移动的多至少两个充电插口的车辆充电座;该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充电模式选择信号;根据充电模式选择信号从至少两个充电插口中确定目标充电插口;以及控制目标充电插口运动至目标位置;其中,处于目标位置的充电插口能够与外部的充电枪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该车辆充电座设置于车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可移动的至少两个充电插口的车辆充电座;该车辆还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接;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的步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车辆充电座控制方法及车辆能够使滑动座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活动,设置于滑动座的第一充电插口和第二充电插口能够相对固定座按预设轨迹运动,由此,将该车辆充电座设置于车辆车身时,使车辆具备两个充电插口,同时在车辆上仅需预留一个与充电插口大小对应的开孔,从而有效减小了在车辆上的开孔大小,提高了车辆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无需特定针对用于设置两个充电插口的车辆开孔设计,仅需保留原有单个充电插口下的车辆中关于充电插口部分的原有结构,进而降低了车辆车身结构的设计难度。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