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工作的光伏储能一体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994.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常晶晶;林珍华;郭雨佳;王璐;张苗;苏杰;张进成;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10K30/10 | 分类号: | H10K30/10;H10K30/15;H10K30/80;H10K30/88;H02J7/35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黎汉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工作 光伏储能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下工作的光伏储能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模组(1)、稳压器(2)、充放电管理组件(3)和储能电池(4),稳压器(2)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模组(1)的输出端与充放电管理组件(3)的一个输入端口之间,充放电管理组件(3)的一个输入输出双向端口与储能电池(4)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相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1),由多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构成 ,每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导电衬底(11)、电子传输层(12)、吸光层(13)、空穴传输层(15)和金属电极(16)其特征在于:
每个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包括隧穿疏水层(14)和双层封装结构(17),用于隔绝外界的水汽进入,保护吸光层(13)不被水分侵蚀分解;所述隧穿疏水层位于钙钛矿层之上;
所述吸光层(13),采用三维钙钛矿与二维钙钛矿的复合材料,以提高疏水性和在水中的稳定性及光电转化效率,其厚度为150-550nm;
所述隧穿疏水层(14),采用聚苯乙烯PS、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和氟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厚度为2-20nm;
所述双层封装结构(17),包括绝缘保护层(171)、填充保护层(172)、背板(173)、封装胶(174)和互连线(175),该绝缘保护层(171)、填充保护层(172)和背板(173)依次叠放在金属电极(16)的上方,该封装胶(174)包裹在透明导电衬底(11)与背板(173)之间所有层的四周,该互连线(175)分别从透明导电衬底(11)和金属电极(16)引出到太阳能电池外部,用于完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间的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正置结构与倒置结构两种;
所述正置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明导电衬底(11)、电子传输层(12)、吸光层(13)、隧穿疏水层(14)、空穴传输层(15)、金属电极(16)和双层封装结构(17);
所述倒置结构,自下而上包括透明导电衬底(11)、空穴传输层(15)、吸光层(13)、隧穿疏水层(14)、电子传输层(12)、金属电极(16)和双层封装结构(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13)材料中的三维钙钛矿,其分子式ABX3中的不同离子选用如下:
正一价阳离子A,选用甲胺MA+、甲脒FA+、钾K+、铷Rb+、铯Cs+ 中的任意一种离子及任意几种离子的组合;
正二价金属阳离子B,选用铅Pb2+、锗Ge2+、锡Sn2+ 中的任意一种离子及任意几种离子的组合;
负一价阴离子X,选用氯Cl-、溴Br-、碘I- 中的任意一种离子及任意几种离子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9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