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3375.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真;张才稳;郑立军;董霖;张佳佳;张志勇;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首站 疏水 余热 深度 节能 综合利用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汽轮机(1)、热网加热器(2)、疏水箱(3)、疏水泵(4)、主机凝汽器(5)、板式换热器系统(8)和吸收式热泵系统(9);所述汽轮机(1)的中间级抽汽口通过第十九管道(38)、第七阀门(16)和第二十管道(39)与热网加热器(2)相连,所述汽轮机(1)的中间级抽汽口还通过第一管道(20)、第九阀门(18)和第二管道(21)与吸收式热泵系统(9)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2)的疏水管道通过第三管道(22)、第二阀门(11)和第四管道(23)与疏水箱(3)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2)的对外供水管道通过第十五管道(34)、第八阀门(17)和第十六管道(35)与板式换热器系统(8)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2)的回水管道通过第十七管道(36)、第一阀门(10)和第十八管道(37)与板式换热器系统(8)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系统(8)连接第一热用户(6),用于实现对第一热用户(6)供热;所述疏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第五管道(24)、第三阀门(12)和第六管道(25)与疏水泵(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疏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第七管道(26)、第四阀门(13)和第八管道(27)与主机凝汽器(5)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蒸汽疏水管道通过第十三管道(32)、第十阀门(19)和第十四管道(33)与主机凝汽器(5)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进水口通过第十一管道(30)、第五阀门(14)和第九管道(28)与疏水泵(4)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出水口通过第十二管道(31)、第六阀门(15)和第十管道(29)与主机凝汽器(5)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连接第二热用户(7),用于实现对第二热用户(7)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驱动蒸汽参数通过第九阀门(18)控制并调节,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进出水参数通过第五阀门(14)和第六阀门(15)控制并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是否投运通过第四阀门(13)、第五阀门(14)和第六阀门(15)的启闭来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9)的投用建立在板式换热器系统(8)投用的基础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热用户(6)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第二热用户(7)。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是,过程如下:
在投用板式换热器系统(8)时,通过开启并调节第一阀门(10)和第八阀门(17),并调节第七阀门(16)的开度,调节进入热网加热器(2)内的抽汽量和热交换器循环水流量,实现对进入第一热用户(6)的温度调节;
在投用吸收式热泵系统(9)时,通过关闭第四阀门(13),开启并调节第五阀门(14)和第六阀门(15)的开度,并调节第九阀门(18)的开度,调节进入吸收式热泵系统(9)内的抽汽量和热交换器循环水流量,实现对进入第二热用户(7)的温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3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