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622.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0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危石;王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拉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拉钩。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包括第一手柄段和第二手柄段,第二手柄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手柄段垂直连接;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手柄段的第二端连接;钩体段,与中间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手柄段与钩体段平行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神经拉钩在牵拉过程中使用不方便,容易对硬膜囊和神经根造成伤害,术中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拉钩。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手术,特别是腰椎手术处理椎间盘时术野较小,为了更清楚的显露腰椎椎间盘,必须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才能扩大视野,更好的显露椎间盘,便于手术操作,这一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神经拉钩向一侧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来实现显露椎间盘的目的。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助手需要非常仔细小心地控制手中的神经拉钩,以防止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到神经拉钩的作用,造成卡压和损伤。
相关技术中,神经拉钩在牵拉过程时容易发生晃动,影响手术医生的视野及操作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拉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神经拉钩在牵拉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包括第一手柄段和第二手柄段,第二手柄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手柄段垂直连接;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手柄段的第二端连接;钩体段,与中间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手柄段与钩体段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钩体段连接,第一连接板与钩体段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90°<α≤120°。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连接板为弧形板;其中,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观察窗。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部还包括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连接第三连接板和第二手柄段的第二端,其中,第四连接板的厚度朝向手柄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四连接板的厚度大于第三连接板的厚度,第三连接板的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由第四连接板朝向第二连接板的方向上,第四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宽度均逐渐减小地设置,第二连接板的宽度朝向第一连接板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的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厚度,第二连接板的厚度大于钩体段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连接板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板的半径为r,其中,3.5cmr5cm。
进一步地,第四连接板和/或第二手柄段上还设有第二观察窗,第二观察窗与第一观察窗相连通地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手柄段与钩体段平行设置,从而在神经拉钩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改变第一手柄段的手持角度改变钩体段在椎管上的贴合角度,进而使得在牵拉时钩体段能够与椎管的前壁稳定贴合,避免在牵拉过程中晃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对神经根造成卡压或损伤,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及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神经拉钩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神经拉钩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神经拉钩的主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