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4290.8 | 申请日: | 202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宇;刘颖;李臻珍;胡泊;郝永利;邹朋芷;刘强;张哲;刘鹏;周雅雯;晏爱俐;孙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辑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源 照度 色度 信息 光照 颜色 分辨 能力 量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待评价光源的照度;
步骤2,判断待评价光源的照度E是否在设定的照度范围内,即判断a≤E≤b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退出,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3,测量待评价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步骤4,在均匀颜色空间S中计算待评价光源的色度信息;
步骤5,判断待评价光源的相关色温CCT是否在设定的相关色温范围内,即判断c≤CCT≤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退出,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6,将步骤4中待评价光源的色度信息输入到所构建的评价光源光照颜色分辨能力的量化模型M中,得到待评价光源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估计量值,进而实现对于不同照度光源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的表征;
M为光源辨色力估计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m=-0.08*[log10(CCT)]2+0.48*log10(CCT)-0.95
其中,M为光源辨色力估计量值,E为待评价光源的照度,Duv为待评价光源在CIE1976UCS颜色空间中光源色度点距离黑体轨迹线的最短距离,CCT为待评价光源的相关色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a=50lx,b=1000l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测量得到的待评价光源光谱功率分布采用400nm-700nm波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均匀颜色空间S采用CAM16-UCS均匀颜色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c=2500K,d=6500K。
6.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待评价光源照度信息采集模块,测量待评价光源的照度E;
照度范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评价光源的照度E是否在设定的照度范围内,即判断a≤E≤b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退出,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模块;
待评价光源光谱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测量待评价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待评价光源色度信息计算模块,用于在均匀颜色空间S中计算待评价光源的色度信息;
相关色温范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评价光源的相关色温CCT是否在设定的相关色温范围内,即判断c≤CCT≤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退出,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模块;
光品质评价模块,用于采用所构建的模型M,对待评价光源进行光照颜色分辨能力的评价,根据输出结果衡量待评价光源的照明质量;实现方式为,将待评价光源的色度信息输入到所构建的照明质量估计模型中,通过照明质量估计模型得到对应估计量值,实现待评价光源光品质的表征;
M为光源辨色力估计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m=-0.08*[log10(CCT)]2+0.48*log10(CCT)-0.95
其中,M为光源辨色力估计量值,E为待评价光源的照度,Duv为待评价光源在CIE1976UCS颜色空间中光源色度点距离黑体轨迹线的最短距离,CCT为待评价光源的相关色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照度范围判断模块中,a=50lx,b=1000lx。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照度及色度信息的光照颜色分辨能力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待评价光源光谱信息采集模块中,对测量得到的待评价光源光谱功率分布采用400nm-700nm波段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辑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辑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42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