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及拒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848.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伟;申福祥;曹文秀;申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伟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姜月磊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泄流 屏蔽 拒雷器 方法 | ||
1.一种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拒雷装置,所述一级拒雷装置包括一级壳体,所述一级壳体外安装有若干根一级放电组件,所述一级壳体内通过绝缘子安装有一级电极,所述一级电极与一级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二级拒雷装置,所述二级拒雷装置包括二级壳体,所述二级壳体的顶端与一级壳体的底端通过连接套筒固连,所述二级壳体外安装有若干根二级放电组件,所述二级壳体内设有二级电极,所述二级电极通过设在二级壳体和连接套筒内的放电杆与一级电极相连,所述二级电极与二级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二级电极通过接地线接地;
所述二级拒雷装置的放电能力大于一级拒雷装置的放电能力,所述一级拒雷装置用于对弱小雷场进行防御,所述二级拒雷装置用于对强大雷场进行防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放电组件和二级放电组件分别包括一根放电针,放电针外端安装有若干个接闪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通过螺母固定在一级壳体或二级壳体上,所述放电针为伸缩杆,所述放电针圆周阵列分布一级壳体或二级壳体上,所述二级壳体上的放电针的数量大于一级壳体上的放电针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均为葫芦形金属壳体,所述二级壳体的体积大于一级壳体的体积,所述一级电极和二级电极为高导或超导电极,所述二级电极的体积大于一级电极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杆为空心杆,所述放电杆与连接套筒、一级壳体、二级壳体之间均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杆、二级电极通过螺栓固定在金属底座上,所述金属底座通过接地线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紧固法兰与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电极为圆盘形,在圆盘形的边缘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泄流屏蔽拒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顶端与一级壳体顶部固连,底端通过螺栓与放电杆固连。
10.一种双泄流屏蔽拒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组装于一体的一级拒雷装置和二级拒雷装置,一级拒雷装置用于对弱小雷场进行防御,二级拒雷装置的放电能力大于一级拒雷装置的放电能力,二级拒雷装置用于对强大雷场进行防御;对于弱小雷场,一级拒雷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足以中和弱小雷场中的负电荷起到拒雷效果,二级拒雷装置不会产生等离子体;对于强大雷场,一级拒雷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数量远远达不到中和云层中的负电荷的程度,二级拒雷装置工作产生大量等离子体,足以中和强大雷场中的负电荷起到拒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伟,未经李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8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