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收入出租车司机及其经验轨迹的提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325.1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5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京荣;兰晓伟;吴建清;吕斌;侯文斌;宋修广;张昱;吕琛;庄绪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10/762 | 分类号: | G06V10/762;G06K9/62;G06F16/29;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树云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入 出租车司机 及其 经验 轨迹 提取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高收入出租车司机及其经验轨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出租车轨迹点数据预处理;
步骤S2:按时段和载客状态对步骤S1预处理后的出租车轨迹点数据进行划分;
步骤S3:对各出租车司机的经验系数进行计算;
步骤S4:对高峰时段的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拥堵区域的分布情况,使用轨迹样条法对各出租车司机的轨迹自由度进行计算;
选取早高峰时段,对Vdata进行第一次划分,分成早高峰时段的出租车轨迹点集Vdata,peak和非早高峰时段的出租车轨迹点集即其他时段的出租车轨迹点集Vdata,low;peak和low分别表示高峰和其他时段;
对Vdata,peak进行两次聚类,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4-1:通过DBSCAN算法对Vdata,peak进行初步聚类:读取高峰时段的所有出租车轨迹点的经纬度字段数据,输入ε、MinPts,ε表示半径参数,MinPts表示邻域集合中轨迹点的最小数目,遍历数据点,得到n个聚类簇Ci,i=1,2,3…n;
步骤S4-2:通过K-Means算法计算步骤S4-1得到的每个聚类簇Ci的经纬度的聚类中心、每个聚类簇Ci的速度的聚类中心:每次聚类设定K值为1,多次迭代计算后,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得到每个聚类簇Ci的经纬度的聚类中心ci及聚类簇Ci的对应的速度聚类中心vi,i=1,2...n;
步骤S4-3:根据步骤S4-2得到的速度聚类中心vi,当vi<ξ时,判断该聚类簇Ci为拥堵区域,ξ表示高峰时段出租车速度阈值,否则,判断该聚类簇Ci为非拥堵区域;剔除非拥堵区域后,得到拥堵区域的中心坐标集合Cong,Cong={c′1,c′2...c′m},m≤n;
步骤S4-4:使用轨迹样条法分析各出租车轨迹点和中心坐标集合Cong中元素的位置关系,将每一个vdata,peak,car_no划分为m+1段,对于车牌编号为car_no的轨迹点数据集,划分步骤如下:
将轨迹点集按时间排列,首个轨迹点为p1(lon1,lat1),最末轨迹点为pi+1(loni+1,lati+1),轨迹点数为i+1,得到每段中轨迹点的数量k,如式(11)所示:
式(11)中,k表示每段中轨迹点的数量,并向下取整;
则出租车每个轨迹点集划分为m+1段子轨迹集,即vdata,peak,car_no={point1,k,pointk,2k...point(m-1)k,mk,pointmk,i+1};point1,k表示排序后的vdata,peak,car_no的轨迹点集中第1个点到第k个轨迹点组成的集合;pointk,2k表示第k个点到第2k个轨迹点组成的集合;
对于上一步得到的每个集合pointx,y,得出第x个坐标点px(lonx,latx)和第y个坐标点py(lony,laty),从px、py中选取经度和纬度的最大值、最小值,组合构成定位区域S,定位点分别为:px(lonx,latx)、py(lony,laty)、psupply1(lony,latx)、psupply2(lonx,laty);
若第1至第m个定位区域内每个定位区域内应包含的轨迹点数则为有效区域,判断定位区域S的经纬度范围中是否存在Cong中的元素,如存在,则表示该段子轨迹经过拥堵区域,统计pointx,y中元素的频数fm;反之,遍历下一个集合;
若第1至第m个定位区域内每个定位区域内应包含的轨迹点数则为无效区域,对于无效区域,则计算两点纬度之差,如式(12)所示:
Difflat=max{latx,laty}-max{latx,laty} (12)
Difflat表示两点纬度之差,若latx>laty,定位区域S的定位点更新为:
psupply1(lonx,latx-2Difflat),psupply2(lony,laty+2Difflat),psupply3(lony,laty-Difflat),psupply4(lonx,latx+Difflat)
若latx<laty,定位区域S的定位点更新为:
psupply1(lonx,latx+2Difflat),psupply2(lony,laty-2Difflat),psupply3(lony,laty+Difflat),psupply4(lonx,latx-Difflat)
若latx=laty,则对下一个集合进行计算;
步骤S45:重复S44步骤,计算车辆轨迹的自由度即非拥堵区域点所占轨迹点比例,如式(13)所示:
式(13)中,fm表示每个拥堵区域内点频数,P表示拥堵区域的数目,K表示轨迹共经过的区域数目,每类频数为fi;
步骤S46:司机的收入和经验情况为:
EAFcar_no=Ecar_no+Freecar_no (14)
依次计算所有司机的EAFcar_no值,对每个EAFcar_no进行离差标准化处理,映射到[0,1]区间;
步骤S5:将经验系数和轨迹自由度高者组成高收入出租车数据集合,通过交叉口坐标点插值法恢复轨迹;
步骤S6:对地图进行网格分割,计算每个网格内各车辆轨迹点的平均占比,映射到轨迹分布直方图中,形成轨迹分布的图像表达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3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