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417.X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涛;张太清;杨印旺;李学东;李继兵;谢俊平;岳效宁;贺亚琴;张艳霞;李锋瑞;张洁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046;E02D1/00;E02D3/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力 置换 处理 深厚 饱和 软弱 土地 方法 | ||
1.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进行施工准备,详细了解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拟置换处理饱和软弱土的范围、厚度以及地下水位,配备能满足强夯置换深度的起重机、夯锤;准备满足要求的置换材料;
S200~场地平整并铺填1.5~2.0m厚垫层,垫层材料与强夯置换材料相同,满足施工设备的施工要求;
S300~进行单点强夯置换墩夯击试验;
S400~按照单点强夯置换墩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强夯置换墩施工;
步骤S400采取以下方法,
S401~施工第一遍置换墩,边夯边填料,直到夯锤不能再往下加深为止;先把第一遍强夯置换墩成墩一定深度,场地内形成一定深度呈正方形排列的置换墩排水通道,置换墩直径可达3m;地基土中的水向置换墩汇集,形成以置换墩为“集水井”的降水漏斗,加速地下水的汇集下渗,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S402~间歇期7d后,施工第二遍置换墩,连续施工一次成墩,第二遍置换墩穿透拟处理的软弱土层,达到置换深度要求;经约7d间歇期后,因场地水位已被降低至地表下一定深度,因此第二遍强夯置换墩能够一次成墩,达到置换深度要求,场地内形成呈正方形排列,深度满足要求的置换墩排水通道,第一遍置换墩中的水一部分下渗,大部分侧向径流汇集渗流到第二遍置换墩中,加速地下水的汇集下渗,持续降低地下水位;
S403~间歇期5d后,再次施工第一遍置换墩,将置换墩加深至穿透拟处理的软弱土层,达到置换深度要求,经约5d间歇期后,再把第一遍置换墩加深至要求的深度,从而整个场地形成正方形排列,深度满足要求的汇水、排水置换墩,加速整个场地的地下水通过置换墩排水通道向下渗流排入到深层非饱和土层中,整个施工过程中,置换墩在排水的同时加固密实地基土;
S404~间歇期3d后,进行间夯置换墩施工,连续施工,直至置换墩深度满足要求且不小于拟处理软弱土层厚度的1/2,经约3d间歇期后,间夯置换墩一次成墩,深度满足要求且不小于拟处理软弱土层厚度的1/2;
S405~间夯置换墩施工结束,直接进行满夯施工,一遍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0中,强夯置换材料选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片石,单轴抗压强度≥30MPa,粒径50~500mm,含泥量不大于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00中,按照设定的强夯置换能级一次成孔深度≥2.0m,提出夯锤进行填料,填料厚度为1.5m,继续夯击至累计夯沉量4.0m,填料至地表,重复以上工序继续施工,直至出现大量填料被挤入坑壁四周,地面隆起严重,成墩深度不再增加时,停止试验,确定夯击数、填料量、最后两击控制夯沉量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遍置换墩、第二遍置换墩以及间夯置换墩的布置参数如下,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4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