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461.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黄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G9/26;G16Y10/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大棚 建造 方法 | ||
1.一种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大棚预制件的加工:在工厂进行大棚预制件的生产,得到数节钢结构大棚框架,在钢结构大棚框架底部安装数个套筒,每节钢结构大棚框架中沿宽度方向吊装穿线管,并在穿线管中安装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安装插头,另一端安装多孔插座,钢结构大棚框架的一侧安装通风阀;
B、地基的建造:在种植现场进行地基的整平,根据钢结构大棚框架串联后的长度及套筒的分布,埋设混凝土桩,并埋设下水道;
C、拼装:将钢结构大棚框架运输至种植现场,吊装至混凝土桩上,进行多节钢结构大棚框架沿宽度方向的串联,相邻两节钢结构大棚框架之间采用风琴式护罩进行柔性连接,形成一组柔性连栋大棚,在混凝土桩上根据套筒的位置安装膨胀螺丝,使得膨胀螺丝贯穿套筒,并通过螺母固定,在一组柔性连栋大棚的端部安装门框;
D、覆膜:在柔性连栋大棚上安装塑料薄膜或者玻璃进行覆盖;
E、监控的安装:在一组柔性连栋大棚中安装摄像头、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信号的发送,控制器与通风阀相连接进行自动控制,摄像头与控制器相连接,并通过控制器的网络通讯模块,与控制室进行有线或者无线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棚预制件的加工时,在钢结构大棚框架中安装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水管,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钢结构大棚框架两侧之外并安装有接头,拼装时,先对相邻两节钢结构大棚框架之间的接头进行对接,相邻两节钢结构大棚框架之间插头与对应的多孔插座进行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固定在钢结构大棚框架内侧上部,水管上安装有三通接头,在三通接头上安装有支管,并在支管上安装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置在钢结构大棚框架底部的四个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步骤中,在穿线管内铺设网线,满足控制器的网络通讯,控制室内安装有电脑,与控制器进行网络通讯,获得柔性连栋大棚内的实时画面、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的安装步骤中,在钢结构大棚框架中安装灯具和光照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连栋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灯具的开关以及光照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控制器进行灯具的智能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4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