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飞船的改进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736.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俞任;陈少狮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12 | 分类号: | B63H11/12;B63H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高新区茂名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飞船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在先发明水上飞船的改进,把船尾的喷水驱动改为喷气驱动,提高倒车性能,减少船尾的喷水驱动在船尾抽水而产生的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上飞船的改进。
背景技术
发明人在先发明水上飞船,时速100节,最高可达几百节,采用前喷气后喷水转向。其缺陷是:1.后喷水转向装置从船尾吸水会导致船尾水压下降而增加阻力。2.倒车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水上飞船的改进。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把尾部有带转向、倒车装置的喷水驱动装置改为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
本技术方案中,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有船尾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船头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船头操控电动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船头操控喷气发动机船尾转向驱动装置四种。
进一步的,所述船尾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由内燃机、风轮、圆筒、支承杆、底座、上轴承、下轴承、方向盘组成。内燃机、风轮、圆筒、支承杆、方向盘固定在一起,与固定在底座的上轴承、下轴承连接并能360°自由旋转,从而实现船的转向、倒车。圆筒、风轮将筒内空间分成前(吸气)低压区、后(喷气)高压区;驱动装置的动力除来自风轮推气的反作用力外,还有来自前、后气压差所产生的助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由内燃机、风轮、圆筒、支承杆、底座、上轴承、下轴承、开关控制线、转向控制线、转向传动线、操控杆组成。跟船尾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不同的是没有方向盘,通过转向传动线实现支承杆、操控杆联动实现360°自由旋转,从而实现船的转向、倒车。并通过开关控制线、转向控制线实现船头操控。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操控电动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由风轮、圆筒、支承杆、底座、上轴承、下轴承、操控杆、电动机、电动开关控制器、电动转速控制器、转向传动线、操控杆组成。跟船头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不同的是动力来自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操控喷气发动机船尾转向驱动装置底座、上轴承、下轴承、旋转支架、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开关控制器、喷气发动机转速控制器、转向传动线、操控杆组成。跟船头操控内燃机动力、电动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不同的是动力来喷气发动机。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喷气转向驱动装置360°自由旋转,从而实现船的转向、倒车,提高转向角度范围和倒车效果。
(2)消除了后喷水转向装置从船尾吸水会导致船尾水压下降而增加阻力的不利影响。
(3)完全抛弃水动力装置,不主动产生影响船舶平稳航行的波浪,船的平稳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水上飞船的改进原理示意图;
图2是船尾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3是船头操控内燃机动力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4是船头操控电动船尾喷气转向驱动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5为船头操控喷气发动机船尾转向驱动装置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