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527.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H05K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围 血管 疾病 早期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后端平面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一端设有一号挡板,另一端设有三号卡扣,所述线槽处还开设有固定板,所述线槽的一端与凸台相连接,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上端设有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所述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处设有挡板槽,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上端平面通过一号转轴与三号挡板相连接,通过设置线槽,解决了原有的线路紊乱问题,现受线槽影响,仪器后端面线路整齐、清晰、合理,通过设置螺栓处的设置,使得三号挡板与挡板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的可靠,通过一号L杆及二号L杆的设置,使得螺栓连接处具备了自锁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微米光是根据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一定波段的光能量的照射,具有不同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制造的;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病变组织蛋白质固化,坏死,并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促使新的鳞状上皮细胞生成,恢复创面,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原有微米光治疗仪器线路布局紊乱,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打团在一起,使线路使用长度大大减少,同时还容易绊到脚,安全系数不高,信息显示屏容易积灰尘,不易于清洁,在使用时屏幕显示不清晰,容易出现错误,机械手臂转动不灵活,工作效率不高,占用空间面积也很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具有布局合理、整齐,防尘防护,机械手转动更灵活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后端平面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一端设有一号挡板,另一端设有三号卡扣,所述线槽处还开设有固定板,所述线槽的一端与凸台相连接,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上端设有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所述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处设有挡板槽,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上端平面通过一号转轴与三号挡板相连接,所述三号挡板前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内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四号转轴,所述四号转轴与一号L杆及二号L杆相连接,所述微米光仪器主体的左端设有二号连杆所述二号连杆上开设有二号卡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微米光仪器主体,另一端通过一号卡扣固定在微米光仪器主体;所述线槽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三号卡扣,所述三号卡扣通过三号转轴固定在微米光仪器主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号挡板通过一号转轴与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相连接,所述电子信息显示屏平面的两端均设有挡板槽,所述三号挡板通过螺纹连接与螺栓相连,所述螺栓通过四号转轴与一号L杆及二号L杆相连接,所述一号L杆及二号L杆通过矩形槽与挡板槽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连杆通过二号转轴与一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杆处开设有二号卡扣,所述二号连杆通过二号卡扣与固定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微米光仪器主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早期治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槽的一端通过固定圆环孔与凸台相连,所述凸台的上端设有二号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线槽,解决了原有的线路紊乱问题,现受线槽影响,仪器后端面线路整齐、清晰、合理,通过设置螺栓处的设置,使得三号挡板与挡板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的可靠,通过一号L杆及二号L杆的设置,使得螺栓连接处具备了自锁的能力,固定后的三号挡板,也就解决了原有的信息显示屏积灰尘一问题,在使用时需通过一号L杆及二号L杆来将三号挡板打开,不使用时将三号挡板盖住信息显示屏,同时还预防了触碰开关的问题,通过设置二号转轴,使得机械手臂转动更加的灵活,同时还在一号连杆处设有固定环,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仪器不工作时,占有空间变小,更加的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未经陕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