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815.3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侠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48;B28C5/08;B28C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反向 转动 建筑 施工 水泥浆 凝固 搅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顶部设有引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内设有输送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两端均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支脚,两端支撑架的对应侧边底部之间设有置物筐,所述置物筐内两端设有对称式的铲除机构,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搅拌装置。有益效果:通过在处理箱内设置同轴反向转动式的搅拌装置来对内部的泥浆进行双向搅拌,促使泥浆能快速搅拌均匀,且避免泥浆产生凝固的现象,从而有效的减小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指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加水搅拌后成浆体,也就是水泥浆。水泥浆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用水泥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产量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巨大的需求拉动下,水泥产量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现有的建筑用水泥浆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存在搅拌不均匀,且搅拌过程中容易造成凝固的现象,进而影响后续的使用,同时,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单一,因此,现提供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来增加搅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轴反向转动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浆防凝固搅拌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顶部设有引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内设有输送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两端均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支脚,两端支撑架的对应侧边底部之间设有置物筐,所述置物筐内两端设有对称式的铲除机构,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搅拌装置。
通过在处理箱内设置同轴反向转动式的搅拌装置来对内部的泥浆进行双向搅拌,促使泥浆能快速搅拌均匀,且避免泥浆产生凝固的现象,从而有效的减小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柱三,所述固定柱三的表面中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一端穿插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以及所述套环另一侧均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处理箱内壁相对应端部固定连接,将驱动器设置为防水型驱动器,则在驱动器的外侧设置外壳,实现对驱动器的保护,另外,也可将驱动器设置在处理箱外侧端部上,通过电线将驱动器与销齿轮四进行电性连接,促使带动销齿轮四的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三为空腔柱,所述固定柱三内一侧设有销齿轮四,所述销齿轮四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销齿轮四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与所述销齿轮四相啮合的销齿轮二和销齿轮一,所述销齿轮二的顶部中心穿插设有上旋转轴,且所述上旋转轴贯穿于所述固定柱三延伸至所述固定柱三的上方,将空心柱套在外柱体外侧,外柱体套在内柱体的外侧,其中,空心柱为固定不动,外柱体与内柱体则在内部实现活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三的顶部设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设有外柱体,所述外柱体的表面设有相交叉式的一组弧形槽,所述外柱体内设有内柱体,所述内柱体的表面对应两侧均设有直线槽,所述直线槽的两端均设有对称式的弯槽,所述内柱体的底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与所述上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内柱体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侧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直线槽或/弯槽以及所述弧形槽均相配合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贯穿于所述内柱体以及所述空心柱延伸至所述空心柱的上方并设有连接柱,将限位杆插入直线槽且贯穿在弧形槽内,促使限位杆在弧形槽的旋转带动下在直线槽内实现升降,而两端的弯槽则实现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侠,未经李俊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高频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觉封帽系统及封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