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151.2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婷;陈苏冬;张建国;张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3/00;C10M169/04;C10N30/06;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桶形 回转 硬铝 合金 锻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调配润滑剂:使用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5~1:10的体积比例配制、调匀以制成润滑剂;b、涂抹润滑剂:将调配好的润滑剂均匀的涂抹在模具表面;c、模锻:将坯料放置在模具上进行模锻,温度为350℃~47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润滑剂中的机油能在工件及模具之间形成油膜,石墨颗粒在油膜中能够近一步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物料剧烈流动时造成的表面拉伤倾向,且模锻时,模锻温度能够导致润滑剂汽化挥发,产生的气体会在锻件与模具之间形成气层,防止锻件发生粘模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模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
背景技术
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主要特点为腔深、壁薄,侧壁与轴线夹角小,内腔侧壁在模锻过程中金属流动剧烈。现有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是使用适当的坯料尺寸进行模锻成形,模锻设备为螺旋压力机,其变形速度快,模锻过程中坯料相对模具会剧烈流动,内腔侧壁尤为显著;另外,由于超硬铝合金(7075合金、7050合金)本身的材料特性,单独使用石墨润滑剂不能满足润滑需求,锻件及模具表面拉伤严重,锻件易粘模,造成锻件表面质量较差,因锻件粘膜而使得生产中断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打磨修伤成本。
申请号为201910022717.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其采用通用锂基润滑脂与锻造石墨乳配置的润滑剂进行润滑,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运用于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上时,由于侧壁与轴线夹角小,内腔侧壁在模锻过程中金属流动剧烈,其亦无法满足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在模锻中的润滑要求,由此,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锥桶形回转体超硬铝合金锻件的模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调配润滑剂:使用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5~1:10的体积比例配制、调匀以制成润滑剂;
b、涂抹润滑剂:将调配好的润滑剂均匀的涂抹在模具表面;
c、模锻:将坯料放置在模具上进行模锻,温度为350℃~47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转体为锥桶形回转结构,回转体的侧壁与回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c中的模锻温度为350℃~4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b中,在涂抹润滑剂之前,将模具预热至50℃~1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5的体积比例配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6的体积比例配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7的体积比例配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8的体积比例配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9的体积比例配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中,锻造石墨乳与20#机油按照1:10的体积比例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