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359.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家万;覃余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B65D1/26;B65D1/40;B65D25/00;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再生 塑料 生产 塑料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涉及塑料制品生产的领域,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双层真空结构;所述杯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隔热条;所述隔热条呈中空结构,且隔热条的一侧与杯体的外侧壁相连通;所述隔热条沿杯体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本申请具有对塑料杯进行隔热,便于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杯子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虽然市场上的杯子有很多种类,诸如,保温杯子,普通水杯等等。这些杯子外形虽然不同,可其结构却大致相同,即都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杯体和位于杯体外侧且与杯体一体设置用以供使用者把持的杯把,使用时,使用者拿起把手即可使用盛装在杯子内的水。一次性塑料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价格低廉的杯子,是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常见的喝水工具。
现有的一次性塑料杯由于用料简单,价格低廉会使得杯壁较薄,当夏季客户来到公司洽谈事务时会使得一次性塑料杯内为热水时杯壁较热从而难以移动,不方便客户饮用。
发明内容
为了对塑料杯进行隔热,便于使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塑料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双层真空结构;所述杯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隔热条;所述隔热条呈中空结构,且隔热条的一侧与杯体的外侧壁相连通;所述隔热条沿杯体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结构的杯体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降低人手对温度的感知,真空腔有利于进一步传导热量传导的效果,能够避免使用者在手握持杯体时碰到杯壁而被烫伤,便于手持杯体进行移动,方便使用。隔热条能够方便使用者握持,不便于滑落,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杯体的隔热性能。隔热条呈中空结构且与杯体的外侧壁相连通,能够便于快速对杯体的外侧壁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所述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呈中空结构,且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的内侧均与杯体的外侧壁相连通;所述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的中心均与杯体的中心重合;多个所述隔热条的上端均与第一流动环相连通;多个所述隔热条的下端均与第二流动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杯体的散热效果,使得杯体便于使用,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能够提高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提高对杯体进行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呈中空结构;所述把手的上端与第一流动环相连通,把手的下端与第二流动环相连通;所述把手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流动环、第二流动环以及隔热条内空气流动的鼓气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便于使用者进行握持,中空结构的把手,与第一流动环、第二流动环以及隔热条内相连通,在鼓气组件的作用下,能够便于空气流动,进而能够方便对杯体的外侧壁进行散热,提高杯体内的热水快速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鼓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把手内侧壁上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扭簧、转动设置于转轴上的握杆;所述握杆与把手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截面呈扇形;所述把手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气囊内相连通的进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手持把手,使用者的手指对握杆进行反复按压,使得气囊内的气体被压缩,能够从进气口进入到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内,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流动环和第二流动环内的气体与隔热条内的气体进行交换,实现空气流动,进而能够快速对杯体内的热水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折条;所述折条沿气囊的延展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