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柱体混凝土振捣棒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8372.X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生;于得安;周范武;张国庆;张芙蓉;吕双江;罗毅;曾小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5/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混凝土 振捣棒 提升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桩柱体混凝土振捣棒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横梁用于放置在模板架上方开口位置,横梁上设有多个卷扬机,还设有多个配重振捣平台,卷扬机通过提升绳与配重振捣平台连接,配重振捣平台上设有多个振捣电机,振捣电机与振捣棒连接,两相邻的配重振捣平台通过连接杆连接。使用可避免人工下井进行振捣作业,避免了常规振捣工艺的安全风险,相对于常规人工下井进行振捣,降低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间,大幅提升施工功效。通过控制井口卷扬机及改变井口横梁的位置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竖向及全断面的的振捣范围,确保桩体或柱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该装置无论从安全、质量、功效上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梁体纵向顶推领域,尤其是涉及桩柱体混凝土振捣棒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桩(柱)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人工下井进行振捣,无论在桩顶还是柱顶,混凝土振捣人员沿着钢筋笼爬上爬下均属于超高危作业。桥梁桩(柱)混凝土为保证密实度,需要每30cm需要振捣一次,混凝土振捣人员每隔30cm需要上下攀爬振捣一次,功效极底,安全隐患极大。
中国专利CN111350133A “用于桥梁墩柱的振捣装置及方法” 用于桥梁墩柱的振捣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振捣 棒和设置在所述的振捣棒上的振捣电机,所述的 振捣电机与所述的振捣棒之间设置有提升管,还 包括支架体系和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体系中部的 操作平台,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计时器和激 光测距仪,所述的操作平台内设置有提升机,所 述的提升管中部穿过所述的操作平台设置在所 述的提升机上。结构稳定效果差,无法控制振捣平台摆幅。
中国专利CN106088614B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振捣机械” 包括振捣棒、行走机构、控制箱以及伸缩臂机构,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安装行走机构,控制箱上通过支 架安装伸缩臂机构,伸缩臂下方的支架上安装转 盘,该转盘缠绕有泵管,该泵管的伸出端穿过伸 缩臂与振捣棒连接。本振捣机械中的振捣棒通过 相对配合的两个卡块实现了马达与棒头脱开及闭合的目的,当棒头卡死时,马达先与棒头脱开, 然后通过弹簧再将上、下卡块闭合,目的是向棒 头提供一个瞬间较大的动力,驱动被卡死的棒头 旋转,实现了防止棒头卡死的目的。结构稳定效果差,无法控制振捣平台摆幅。
中国专利CN205476513U“用于钢管柱混凝土浇筑的振捣装置” 包括架设于钢管柱顶端的操作平台、安装于操作平台上的行进式提升装置,以及位于行进式提升装置下方且位于钢管柱内的集成振捣棒,其中,行进式提升装置与集成振捣棒连接以提升集成振捣棒,操作平台上安装有卷线筒,该卷线筒上缠绕有与集成振捣棒电连接的电缆,行进式提升装置在操作平台上可行走。结构稳定效果差,且振捣棒振捣效率差,振捣棒摆幅大,无法进行更好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桩柱体混凝土振捣棒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桥梁桩混凝土为保证密实度,需要每30cm需要振捣一次,混凝土振捣人员每隔30cm需要上下攀爬振捣一次,功效极底,安全隐患极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桩柱体混凝土振捣棒提升装置,包括横梁,横梁用于放置在模板架上方开口位置,横梁上设有多个卷扬机,还设有多个配重振捣平台,卷扬机通过提升绳与配重振捣平台连接,配重振捣平台上设有多个振捣电机,振捣电机与振捣棒连接,两相邻的配重振捣平台通过连接杆连接,配重振捣平台一侧还设有稳定装置。
优选方案中,横梁上设有环形的槽体,槽体内部设有滚轮,滚轮与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槽体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滚轮连接。
优选方案中,槽体一侧设置有调节滚轮,调节滚轮设置在滑动架上,设有侧滑槽,横梁内部滑动架与侧滑槽滑动连接,调节螺杆穿过横梁一侧与滑动架转动连接,调节螺杆与横梁螺纹连接。
优选方案中,调节螺杆端部设有调节手柄。
优选方案中,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与滚轮连接。
优选方案中,连接杆中部设有减震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继电保护出口矩阵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