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867.2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晋学贵;李定为;李燕;郝乃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陈华红子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罩套 麦克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包括罩套本体和麦克风单体;所述罩套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麦克风单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麦克风单体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所述罩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音孔,所述第一进音孔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增设有分流垫片,所述分流垫片上具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分流孔至吸音棉。其能够进一步降低气流对麦克风的直接作用力,麦克风罩套能够有效的降低风噪,提高麦克风的声音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负责语音采集的麦克风也得到广泛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麦克风一般是在麦克风单体的外表面套装一个麦克风胶套,将麦克风单体与麦克风胶套隔离。麦克风胶套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保护麦克风内部的电子元件,不具备降噪性能。
如今,在风噪环境下使用麦克风进行语音通话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在大风中,正常的降风噪麦克风使用效果也会较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在风噪环境下,其能够进一步降低气流对麦克风单体的直接作用力,麦克风罩套能够有效的降低风噪,提高麦克风的声音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罩套的降噪麦克风,包括罩套本体和麦克风单体;所述罩套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麦克风单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麦克风单体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所述罩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音孔,所述第一进音孔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增设有分流垫片,所述分流垫片上具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分流孔至吸音棉。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流孔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的,多个所述分流孔在所述分流垫片上呈圆周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流孔设置有6~10个,所述分流孔的孔径为0.5mm~1.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音孔上设置有第一防水透气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单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音孔,气流经所述第一进音孔流至第二进音孔;所述第二进音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透气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单体包括壳体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振动膜片和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与所述振动膜片之间形成有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振动膜片上开设有降噪孔,所述背极板上设置有贯通孔,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所述降噪孔至背极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振动膜片上降噪孔的孔径为0.1mm~2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贯通孔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降噪孔的周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麦克风单体外套设罩套本体,能够减少人的手或脸与麦克风之间的摩擦噪音。在风噪情况下,罩套本体能够降低气流对麦克风单体的直接作用力,具有一定降噪效果。
2、本发明的罩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音孔,罩套本体内形成用于放置麦克风单体的容置腔,在容置腔内填充吸音棉;所述吸音棉能够使得气流的流速放缓,进一步减弱气流冲击,使得麦克风单体内的气流声降至最低,起到减噪效果。
3、本发明的进音孔与容置腔之间增设分流垫片,在分流垫片上开设分流孔,分流孔能够与容置腔连通。通过设置上述分流孔,能够对气流进行分流,在风噪环境下,气流通过分流孔进行分流泄压,然后流至吸音棉,减弱气流的冲击,使得麦克风的降风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