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膜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967.5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50;C08L83/04;C08L63/00;C08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保护膜生产工艺,涉及高分子保护膜技术领域。保护膜生产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为:步骤一:将液态硅胶、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偶联剂和硅油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在30‑35摄氏度之间的负压的环境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原料A;步骤二:将无缝熔胶膜在120‑1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处理,随后在无缝熔胶膜的表面涂布一层使用滤网过滤后的原胶;步骤三:将混合原料A均匀的涂覆在原胶处理的无缝熔胶膜上,涂覆厚度控制在4‑8丝。本发明通过在保护膜的生产工艺的原料中添加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来提高整个保护膜制备后的延展性能,并通过在保护膜成品生产完毕后利用烘箱对成品进行一段时间的应力消除处理消除保护膜内部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保护膜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高分子保护膜被应用于电子、机械、医疗等领域,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创新,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目前的复合型硅胶,其各方面性能在逐步提高,不同原料的保护膜有不同的生产工艺。
目前的硅胶保护膜由于器出色的抗老化性被广泛的使用但其缺乏一定程度的延展性导致其适用范围变小,在硅胶保护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粘合剂进行各个原料之间的粘合,且在原料的融化过程中会导致原料内部含有气泡从而导致成品含有颗粒或者微小气泡影响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护膜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保护膜生产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将液态硅胶、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偶联剂和硅油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在30-35摄氏度之间的负压的环境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原料A;
步骤二:将无缝熔胶膜在120-150的环境中进行处理,随后在无缝熔胶膜的表面涂布一层使用滤网过滤后的原胶,涂布厚度控制在1-3丝;
步骤三:将混合原料A均匀的涂覆在原胶处理的无缝熔胶膜上,涂覆厚度控制在4-8丝;
步骤四:将涂覆完毕混合原料A的熔胶膜在紫外线下进行初步固化,随后采用烘干设备对其进行烘干操作,冷却后得到预制品B;
步骤五:对预制品B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测,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平方厘米上的气泡数量,复合要求的预制品B将被辊式收集设备收集成为粗品C;
步骤六:将成品C放入烘箱中,将烘箱温度控制在45-50摄氏度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成品D。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液态硅胶、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偶联剂和硅油之间的质量比例控制在(89-91):(4-5):(1-2):1:(1-2)之间,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所述步骤一中反应釜内部气压控制在0.6-0.7个大气压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的滤网目数控制在80-100目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紫外线固化时常控制在3-5分钟之间,烘干时常控制在5-15分钟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国的平整度标准为偏差小于0.1毫米,单位平方厘米的气泡数量小于3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的烘箱处理时间控制在2-4小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保护膜生产工艺,通过在保护膜的生产工艺的原料中添加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来提高整个保护膜制备后的延展性能,并通过在保护膜成品生产完毕后利用烘箱对成品进行一段时间的应力消除处理消除保护膜内部应力,实现了增加保护膜的延展性能和内应力消除的目的增加了保护膜的使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