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边缘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454.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齐维龙;齐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745 | 分类号: | H04L45/745;H04L12/66 |
代理公司: | 重庆企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1 | 代理人: | 周辉 |
地址: |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边缘 网关 数据 转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边缘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将配置有采集点的地址按照地址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段地划分成多个连续地址段Dk,所述连续地址段Dk内具有n个地址,且每个地址均配置有采集点,n和k均为正整数;任意相邻的两个连续地址段Dk之间的所有地址均空置;将多个所述连续地址段Dk按照地址由小到大的顺序逐一地划分至多个采集地址段Cj内,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的地址连续,且地址总数小于或等于一个采集帧的最大地址数;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具有m个所述连续地址段Dk,j和m均为正整数;用一个采集帧命令对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的所有采集点进行数据采集和转发。本发明既能够降低采集点的配置难度,又能够保证数据转发效率,有利于提高了设备的易用性和智能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边缘网关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智能边缘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边缘网关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不同数据协议间的采集和转发数据,而通过网关实现不同数据协议之间的数据流转的效率取决于速度最慢的数据协议,类似于木桶原理。
如某智能边缘网关设备采用Modbus-RTU协议进行数据采集,然后转OPCUA协议进行数据转发,由于Modbus-RTU协议的数据交互的硬件载体是串口,而OPCUA协议的数据交互硬件载体是网口,在数据流转速度越快越好的基本提前下,同时在硬件载体基本通信频率不变的情况下,网关实现数据流转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串口的通讯速率,如假定串口的波特率是115200,即115Kbps,网口通讯速率是100Mbps,最终的通讯速率就是115Kbps。由于硬件载体的频率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无法从提高硬件频率的方法上提高数据流转速率。
为此,Modbus-RTU协议框架规定一次数据采集(一帧数据)最多能实现125个16位连续寄存器地址的数据的采集。目前,为了保证数据流转速率,在具有Modbus-RTU采集功能的设备上,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将各连续的需要采集的地址进行分段配置并固化在了设备内,设备按照配置的地址列表进行采集。但是,这种配置方式需要明确固定的采集对象,一旦出现采集对象变更或增减,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再次配置,费时费力。为此,需要开放采集点的配置权限,而采集点的配置权限开放后,虽然降低了采集点的配置难度,但非专业人员在不熟悉Modbus_RTU数据采集协议的情况下,会将连续采集点配置在多个离散点位中,造成Modbus-RTU协议采集端的时间开销大,并直接影响设备的数据转发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降低采集点的配置难度,又能够保证数据转发效率,有利于提高了设备的易用性和智能化的智能边缘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边缘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配置有采集点的地址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S2、将配置有采集点的地址按照地址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段地划分成多个连续地址段Dk,所述连续地址段Dk内具有n个地址,且每个地址均配置有采集点,n和k均为正整数;任意相邻的两个连续地址段Dk之间的所有地址均空置;
S3、将多个所述连续地址段Dk按照地址由小到大的顺序逐一地划分至多个采集地址段 Cj内,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的地址连续,且地址总数小于或等于一个采集帧的最大地址数;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具有m个所述连续地址段Dk,j和m均为正整数;用一个采集帧命令对所述采集地址段Cj内的所有采集点进行数据采集和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