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及成球配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865.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邹正康;陈忠河;徐少桦;谭永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高温 熔融 装置 配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包括梯形支架、第一底座、第一翻转机构、造粒圆盘、旋转驱动装置、第二底座、第二翻转机构、直线驱动装置和筛板;所述第二底座与梯形支架腰部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也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机构连接于第二底座低端与梯形支架底面之间;所述筛板设置于造粒圆盘盘壁下方,所述筛板与造粒圆盘盘壁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二底座低端顶面设置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输出端与筛板连接,以用于推动所述筛板延伸至造粒圆盘盘壁外侧。通过在现有圆盘造粒机上加装第二底座及筛网,以在造粒圆盘内成粒离心卸料时筛出粒径均匀的飞灰成球,提升了现有圆盘造粒机的功用,无需购置筛选设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及成球配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焚烧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具有处理量大、减量化明显、无害化彻底且热能可资源化利用等优点。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造成焚烧生活垃圾后产生的飞灰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Pb、As、Cr和Cd等)和高毒性的有机致癌物(二噁英),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和环境安全。
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有熔融/玻璃固化、水泥固化、化学稳定法、酸或其它溶剂洗提法等。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飞灰熔融处理技术是把垃圾焚烧飞灰造粒成球后在1300℃以上的高温状态下熔化成液态,再将液态熔渣经过气冷或水淬处理,产生玻璃态熔渣。
参阅文献《确定水泥立窑生料球最佳粒径的探讨》(中国建材研究生设计所)可知,采用飞灰熔融处理技术时,需先筛选出粒径均齐的飞灰成球,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现有圆盘造粒机不具备筛选粒径均齐的飞灰成球的功能,需额外添置筛选设备,增加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及成球配伍方法,解决了现有圆盘造粒机不具备筛选粒径均齐的飞灰成球的功能,需额外添置筛选设备,增加了设备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包括梯形支架、第一底座、第一翻转机构、造粒圆盘、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底座与梯形支架顶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翻转机构连接于第一底座低端与梯形支架底面之间,以用于调整第一底座与梯形支架底面的夹角,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底座顶面,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与造粒圆盘传动连接;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二翻转机构、直线驱动装置和筛板;所述第二底座与梯形支架腰部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也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机构连接于第二底座低端与梯形支架底面之间,以用于调整第二底座表面与第一底座表面的角度值;所述筛板设置于造粒圆盘盘壁下方,所述筛板呈弧形且与造粒圆盘盘壁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二底座低端顶面设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筛板连接,以用于推动所述筛板延伸至造粒圆盘盘壁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丝杆电机、丝杆、滑块和支撑杆;所述丝杆设置于梯形支架底面,所述丝杆轴向与第二底座翻转中心线垂直;所述丝杆电机也设置于梯形支架底面并与丝杆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丝杆外周;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滑块与第二底座低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梯形支架底面还设有限位条,所述滑块底面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条嵌入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筛板表面设有第一筛选带和第二筛选带,所述第一筛选带位于筛板远离直线驱动装置一侧,所述第二筛选带位于第一筛选带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筛选带内设有多个第一筛孔,所述第二筛选带内设有多个第二筛孔,所述第一筛孔孔径小于第二筛孔孔径。
优选地,所述筛板朝向直线驱动装置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顶面远离直线驱动装置一侧设有弧形滑轨,所述筛板与弧形滑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锂电池防护装置
- 下一篇:伞杆装置和电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