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0942.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来苗;赵铭钦;武志勇;苏芳瑶;宋明洲;胡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1/12 | 分类号: | C07D241/12;C07D405/06;C07D215/06;C07D213/16;C07D21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取代 杂环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伯醇、碱和添加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24h,然后冷却至室温;(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实现了在无金属和和无配体条件下制备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简便有效方法,以经济易得的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和伯醇为原料,在碱和添加剂的协同促进下,发生甲基烷基化和烯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产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香料、药物、材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绿色简洁,具有较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用途比较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在香精香料、医药生产、功能材料以及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发展高效简洁的合成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调查发现,近年来这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大都是以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和伯醇为原料,经金属比如Ru、Ir、Pt、Mn、Fe、Ni或Co催化(J.Org.Chem.,2020,85,2277-2290;J.Org.Chem.,2017,82,4113-4120;Eur.J.Org.Chem.,2020,4942-4949;Org.Lett.,2019,21,7514-7518;Chem.Lett.,2019,48,1192-1195;Angew.Chem.Int.Ed.,2018,57,9126-9130;Angew.Chem.Int.Ed.,2018,57,9131-9135;Chem.Commun.,2018,54,12369-12372;Chem.Commun.,2020,56,249-252;Chem.Commun.,2019,55,7530-7533;J.Org.Chem.,2019,84,9819-9825;),甚至是需要金属和配体的螯合物参与才能进行反应,由此给工业生产后处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麻烦。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以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和伯醇为原料制备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大量报道,但无法兼顾合成方法绿色和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廉。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金属和无配体参与的碱促进含氮杂环化合物2-甲基C-烷基化或烯基化的反应方法,该方法可以绿色高效的合成系列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以解决现有合成方法应用受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伯醇、碱和添加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
(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为2-甲基吡嗪、2-甲基吡啶氮氧化物、2-甲基喹啉衍生物、2-甲基喹喔啉衍生物和2-甲基苯并恶唑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2-甲基吡嗪、2-甲基吡啶氮氧化物、2-甲基喹啉衍生物、2-甲基喹喔啉衍生物和2-甲基苯并恶唑衍生物的结构式分别为:
R1选自H、OMe、F、Cl、Br。
进一步,所述伯醇为芳基甲醇或烷基伯醇,其中芳基甲醇包括苄醇、2-甲基苄醇、3-甲基苄醇、3-氟苄醇、3-氯苄醇、3-溴苄醇、4-甲基苄醇、4-氟苄醇、4-氯苄醇、4-溴苄醇、4-乙基苄醇、4-异丙基苄醇、4-联苯甲醇、2-萘甲醇、2-吡啶甲醇、2-噻吩甲醇和2-呋喃甲醇中的至少一种,烷基伯醇包括C4-C10直链末端醇、环丙甲醇、环己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0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艇冗余能源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厂DCS系统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