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823.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云攀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7/00;A01C7/06;A01C7/20;A01B49/06;A01B49/02;A01M17/00;A01M99/00;B07B13/04;B07B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芽 小麦 播种机 用盖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包括扒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扒土机构配合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管道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位于收集机构上方,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储料机构,所述搅拌箱下方还设置有盖土机构,所述扒土机构包括外滚轮,所述外滚轮内部设置有泵压腔,所述泵压腔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内燃腔,所述外滚轮外部环绕设置有刨地齿,所述内燃腔另一侧与刨地齿连接,所述泵压腔内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内燃腔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活塞嘴,所述活塞嘴与凸轮为配合结构,所述刨地齿与内燃腔之间设置有研磨垫,本发明,具有刨地效果好和小麦发芽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直接啃食小麦种子,在初期,会导致缺苗断垄、苗出不齐的情况出现,同时小麦种植土地内含有大量蚯蚓,蚯蚓的尸浆具有粘稠性;通常肥沃的土壤水份含量较多,质地较软,而较硬的突然普遍因为缺水,导致突然营养贫瘠。
由于小麦播种机在工作时,需要将土翻起后再将小麦的种子播下,会导致播下的种子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需要人工进行盖土,但目前使用的小麦播种机上并未安装有盖土装置,因此会大大降低小麦的出芽率,导致小麦减产。因此,设计刨地效果好和小麦发芽率高的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芽率高的小麦播种机用盖土装置,包括扒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扒土机构配合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管道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位于收集机构上方,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储料机构,所述搅拌箱下方还设置有盖土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扒土机构包括外滚轮,所述外滚轮内部设置有泵压腔,所述泵压腔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内燃腔,所述外滚轮外部环绕设置有刨地齿,所述内燃腔另一侧与刨地齿连接,所述泵压腔内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内燃腔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活塞嘴,所述活塞嘴与凸轮为配合结构,所述刨地齿与内燃腔之间设置有研磨垫,所述刨地齿与伸缩杆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刨地齿内部设置有尖刀,若干个所述内燃腔之间连接有燃油管,所述燃油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油腔,若干个所述燃油腔两侧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内燃腔内壁上设置有打火石,所述打火石与伸缩杆为配合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若干个储料箱,若干个所述储料箱均管道连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与燃油腔管道连接,所述输油管与若干个储料箱连接处均设置有凸板,若干所述凸板的凸起弧度不同,所述储料箱内部设置有阀板,所述储料箱和输油管之间设置有下料环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储料机构均位于搅拌箱内部,所述储料箱两侧设置有筛料软管,所述筛料软管另一端连接有研磨垫,所述研磨垫外表面设置有筛孔,所述搅拌箱两侧壁包括弧板一和弧板二,所述弧板一和弧板二的弧度不同,所述下料环管上端连接有转轴,所述下料环管下端与搅拌箱之间连接有定位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切割腔,所述切割腔外部设置有碾碎腔,所述碾碎腔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储料管,若干个所述储料管之间设置有集土格,所述集土格和储料管均与碾碎腔贯通,所述切割腔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有导磁针二,所述碾碎腔和切割腔之间设置有柔性膜,所述导磁针一上设置有钩刺,所述出料管与搅拌箱管道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外部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环绕连接有切割杆,所述切割杆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球,所述集液球位于柔性膜内,所述切割腔底部设置有滤管,所述滤管与搅拌箱管道连接,所述柔性膜与搅拌腔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云攀,未经吴云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线束敷设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槽主动吸收式造波机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