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859.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成;钱建华;张俊飞;杨亚伟;周林荣;肖启文;张莉;李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臧建明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备份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系统数据,并生成所述系统数据的第一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备份数据与所述系统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生成所述第一备份数据的多份冗余备份数据,并存储各个所述冗余备份数据;生成所述多份冗余备份数据的共享访问链接,以基于所述共享访问链接访问所述冗余备份数据,实现了基于云端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灵活、可扩展性强,且通过数据冗余机制进行数据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5G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在快速的提高,IT信息技术服务与各项业务深度结合,各单位系统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
对于企业而言,自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数据其实是企业最宝贵的核心资产,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丢失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企业的IT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备份产品只能在数据中心安装使用,备份数据基于磁带格式存储,需要先拷贝恢复到磁盘阵列上之后才能使用,恢复时间为小时级到天级,与备份数据量成正比,因此必须周期性进行重复的全量备份,数据备份耗时,且基于磁带格式的存储方式,扩展性较差,当数据备份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将导致数据无法回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云端备份、数据冗余机制进行数据备份,提高了数据备份的效率、灵活性和安全性,且云端存储可扩展性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数据,并生成所述系统数据的第一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备份数据与所述系统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生成所述第一备份数据的多份冗余备份数据,并存储各个所述冗余备份数据;生成所述多份冗余备份数据的共享访问链接,以基于所述共享访问链接访问所述冗余备份数据。
可选地,生成所述系统数据的第一备份数据,包括:
基于永久增量合成技术,生成所述系统数据的第一备份数据。
可选地,生成所述第一备份数据的多份冗余备份数据,包括:
获取预先编译的脚本文件;基于对象存储平台的预设接口以及所述脚本文件,定时上传所述第一备份数据;基于对象存储机制,生成所述第一备份数据的多份冗余备份数据。
可选地,基于对象存储平台的预设接口以及所述脚本文件,定时上传所述第一备份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对象存储平台的预设接口,获取所述系统数据对应的验证信息;当所述验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脚本文件,通过所述预设接口,定时将所述第一备份数据上传至所述对象存储平台。
可选地,存储各个所述冗余备份数据,包括:
将各个所述冗余备份数据存储至对象存储平台的各个存储服务器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计算所述系统数据的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共享访问链接,复制任意一份所述冗余备份数据,以基于复制的所述冗余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计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包括:
第一备份模块,用于获取系统数据,并生成所述系统数据的第一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备份数据与所述系统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冗余备份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备份数据的多份冗余备份数据,并存储各个所述冗余备份数据;访问链接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多份冗余备份数据的共享访问链接,以基于所述共享访问链接访问所述冗余备份数据。
可选地,第一备份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开启防雨设备
- 下一篇:基于二次系统数字化软件的点表自动生成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